文史笔记在灵宝想起李商隐
■王向威
李商隐生于荥阳,死后葬在老家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他一生仕途坎坷,839年(李商隐二十六七岁时)任弘农县县尉(今河南灵宝市),任职期间很不顺利,因替死囚减刑(“活狱”)受到上司陕虢观察使孙简的责难。
面对孙简不留情面的态度,李商隐感到非常屈辱,难以忍受,结果便是以请长假的方式辞职。为此李商隐写了首诗《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凑巧的是,这事前后孙简正好被调走,接任的姚合设法缓和了这种紧张的局面。相对于孙简这种“专职官员”来说,姚合可以说是一个“诗人官员”,而且诗名很盛。在姚合的劝慰下,李商隐勉强留了下来,但显然已经没有心情踏实工作,干了不久,840年再次辞职,这次得到了批准。
关于李商隐和姚合,除此之外,我没有看到更多的描述这两位诗人交往的文字,也没有看到他们之间的唱酬之作。姚合写的送别诗和寄赠诗近二百首,但其中,没有看到送别或寄赠李商隐的。
当840年李商隐离开弘农县时,作为诗人同行又身为其上司的姚合为何没有诗作为其送行?是年龄差距吗?这一年,李商隐27岁左右,姚合已61岁左右了;是仕途履历差别吗?李商隐积极入仕却寥落下沉,姚合抱着半隐居的态度却稳步上升;还是诗歌观念不一样?姚合已进入晚年写作,李商隐还处于上升期。
要去看李商隐诗歌中写到的“荆山”,置身彼处,他“愧负”的心情我能否感受到?
有意思的是,“县尉”(官名,位在县令之下,主管治安,类似于现在的公安局长)这个官职让我想起另一位唐代诗人高适,他曾做过封丘(河南另一个县,现在的封丘县,与开封隔黄河而相望)县尉。
749年,高适近五十岁时,因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中“有道科”。中第后,得了个封丘县尉的职位,虽然不满意,他也走马上任,刚到封丘,他就写了《初至封丘作》:
可怜薄暮宦游子,独卧虚斋思无已。
去家百里不得归,到官数日秋风起。
但在县尉这个职位上,高适干得不顺心,证明就是他任职期内写的《封丘作》一诗。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以及“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这些复杂的心情使得高适在752年,终于辞去了封丘县尉,回到了长安。
高适当县尉的心情在一百年左右以后被年轻的李商隐真切地感受到了。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侯晓晨)就美国政府发布针对中国的旅行提示一事,外交部发言人陆慷4日表示,美方发布的相关旅行提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