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的理财产品涉嫌犯罪 朋友购买后损失惨重,担保人获取收益被判担责
购买理财产品是很多人投资理财的一个重要选择,当前理财产品种类很多,购买此类产品时一定要有火眼金睛,识别其中风险。新疆的刘某在朋友王某的推荐下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结果损失惨重。
案情:购买的理财产品涉嫌犯罪
2017年7月20日,刘某与王某签订担保协议,约定经王某推荐,刘某投资购买某公司一款理财产品,投资期限1年,投资金额17.6万元,每日返还款项550元,一年内本金加收益全部返还完毕。在投资期限内,王某作为担保人对投资人刘某的投资本金承担担保责任,保证投资人本金安全。王某作为介绍人,从中获得一笔分红。
当日,刘某在某公司POS机刷卡支付17.606万元。自2017年7月24日起,刘某每日都收到返款550元,共计收到8650元。但不到1个月,返款便停止了,原因是该理财产品涉嫌刑事犯罪。刘某向某公司索赔无果,便找到王某,要求其返还投资款。
2018年2月,王某返还了刘某2万余元。此后刘某多次追讨,王某一直未付清余款。2018年5月,刘某将王某起诉至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人民法院,要求王某返还投资款本金及收益共17.21万元。
王某认为,自己是担保人,刘某应向主债务人主张权利,在主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才能对自己主张权利。主债务履行期限还未到期,因此刘某无权起诉。
判决:推荐人获取收益应担责
法院认为,根据《担保法》第五条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该案中,某公司出售的相关理财产品涉嫌犯罪,这一点已为法院生效法律文书所确认。另外,从双方合同履行的情况看,该理财产品每个工作日返还分红款550元,已远超过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利率标准,双方之间的委托理财合同无效,因此担保合同也无效。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该案中,王某推荐刘某购买了该理财产品,且获取了相应的返利,因此,王某对刘某购买涉案理财产品并最终导致损失存在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近日,法院作出判决,王某再返还刘某投资款本金3.57万余元,目前该判决已经生效。(云法)
新闻推荐
14日,新三板引领指数系列正式上线。这意味着,新三板市场告别单一指数的局面,迎来多元化指数时代。自2016年新三板分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