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新闻> 国内要闻> 正文

拥抱司法人工智能是明智选择

法制时报 2019-01-29 08:18

1月23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首次使用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开庭审理案件。这一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司法实践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和讨论。

人工智能辅助技术(被称为“206系统”)在这次案件审理中表现出色,在庭审现场,只要法官、人民陪审员、公诉人、辩护人以及被告人按需要发出语言指令,“206系统”都会自动抓取相关证据出示在显示屏上,实现全程音字转换,不仅精确到每个标点符号,还能自动识别发问者和回答者的身份。

显然,这次人工智能司法的成功实践,让司法界对司法人工智能化充满了期待和想象。中国的司法人工智能推进如此之快,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应用人工智能与当前正在进行中的司法体制机制改革高度契合,解决了困扰司法已久、长期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一系列难题。

案多人少,曾经是一大司法顽疾,很多法院常常被迫年底前突击结案,一些案件质量无法保证。人工智能辅助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减少了法官的事务性工作,让法官可以集中精力审案。

同案不同判,一直以来也是困扰司法工作的一大难题,造成同案不同判的原因,主要是法官个人对案件的不同理解和相关司法信息不透明。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司法上的运用,可以让法官在办案系统中找到相关判例,辅助分析,更好地实现司法统一适用法律、统一裁判。

同时,人工智能可以确保证据效力。一线办案人员在人工智能的指引操作下办案,减少了取证过程中的瑕疵和遗漏,确保侦查移送起诉案件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从源头上避免了冤错案发生。

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司法人工智能的开发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法律问题。对于司法人工智能,也不能过于神化,它只是法官办案的辅助,可以帮助法官对案件做出判断,让法官更加轻松地办案,而不可能取代法官成为“机器法官”。

不能不说的是,虽然人们对运用司法人工智能有这样那样的疑虑,但这却是一个无法逆转的大趋势,无论我们愿不愿意,它都会来。今后我们需要解决的,只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司法人工智能系统的问题。上海在这方面迈出了值得肯定的一步,对于整个司法领域来说,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在运用司法人工智能方面迈出更大更坚实的步伐,是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平正义新期待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推进司法改革的需要。因此,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拥抱司法人工智能,将是明智的选择。(法日)

新闻推荐

全面摸清“家底”三江源国家公园共发现33种重点保护植物

新华社西宁1月27日电(李亚光、张子琪)记者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获悉,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资源本底调查结果于日前公布。调...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