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之死》刷爆朋友圈后被封 文章漏洞百出,网友质疑真实性 真人真事 还是毒鸡汤
29日晚,咪蒙旗下公众号一篇名为《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这篇刷屏热文是由微信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推送的。该文讲述了一位寒门出身的优秀同学,高考考了市理科状元,大学期间辛劳打工为妹妹攒钱读大学,最终却因病去世的故事。起初,无数人在朋友圈转发,喝下了这碗“鸡汤”,被文章中的主人公感动得热泪盈眶。该篇文章迅速收获“十万+”阅读。随后,有不少读者对文章真实性进行质疑。
昨日一大早,很多人又惊讶地发现,这篇文章被微信屏蔽了,原因是“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综合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中国之声等报道
网友从感动到愤怒
《一个出身寒门的高考状元之死》首发于微信公号“才华有限青年”,是“咪蒙”公号矩阵中的年轻成员。
最开始的几个小时,很多人转发文章时的转发语是:
“看哭了!每个人都用力地活着,然而,人间不值得……”
“寒门真的再难出贵子!这个社会……”
“这个男孩真的太惨了!好人为什么都不长命?真希望这个故事是假的……”
没过多久,对于这篇文章的质疑引发文章第二轮刷屏。不少网友质疑文章卖惨赚同情心,靠假故事骗流量。
“太假了!bug(漏洞)好多!”
“怎么文章里都是坏人,就作者自己又有钱、又有本事、又善良?玛丽苏小说看太多了。”
细节和逻辑禁不住推敲
随着文章越来越受关注,对文章内容真实性和价值观的反思越来越多。虎嗅APP提及的几点bug引发广泛认同。
其中,主人公2013年参加高考,高中时看过《灵魂摆渡》,而《灵魂摆渡》的上线时间是2014年。这成为质疑否认作者“非虚构写作”的硬核实锤。
针对文章中提及毕业2年就成为阿里巴巴P7级的员工,阿里巴巴公关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情况不属实。
而除了故事真实性有待商榷,作者对自己人设的打造,成为引发读者反感的另一重要因素。优秀毕业生,25岁职场小白就能单独与重磅投资人谈笑风生,在北京租住1万月租的公寓,有能力和爱心负担同学妹妹的学业费用……
而文章中出现的其他人:不给打小抄就群殴的富二代、逼迫正直会计做假账的黑心老板、对年轻姑娘不怀好意的投资大佬、只会吹牛皮对男主去世麻木不仁的高中同学……
回应
创作团队:故事属实细节有修改
昨日,记者从该文章创作团队了解到,文章故事属实,对细节修改是为保护作者与当事人。
咪蒙团队于昨日发了篇《才华有限青年回应一切》的声明。
1.关于网上有人说文章的逻辑bug(漏洞)
声明中澄清,文章不是新闻报道,这是一篇非虚构写作,故事背景、核心事件是绝对真实的。为了保护文中当事人、当事人家属和其他同学、老师的信息,在细节上,做了许多真实情况的模糊化处理。包括学生省份、一些细节的时间线、分数、公司、原本的照片等。
2.关于这篇文章的意义
这篇文章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私密的个人故事。
之所以会选择这篇文章,是因为它真的打动了我们。我们觉得这样的故事,真实地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着。我们希望能通过它,给大家一些思考,带给大家一些力量,能够让更多人更加用力地活下去。
声音
某些自媒体是该管管了
此次爆文事件又让网友们回忆起被某些自媒体制造焦虑所支配的恐惧。
众所周知,商业自媒体行业视流量为真金白银。部分商业自媒体撰文绝非是以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为宗旨,而是以“花式蹭热点”为主,以达到提升流量的目的。而炮制爆款文章,则是他们通过流量变现的手段之一。
这篇《一个寒门状元之死》同众多爆文的套路如出一辙,但内容更加辛辣:“寒门”、“状元”、“死”……标题几个高对比度的字眼,无论内容是真是假,都足以令一批自认为感同身受的读者深信不疑。
文章中间还用作者编造的精致生活有意无意地和“死者”的贫寒生活对比,更是进一步扩大现实中这两类人的分裂和对立,人为制造阶级差异,制造焦虑、恐慌、甚至是读者高人一等的快感。
给年轻人灌输这样的价值观,很可能让读者不仅滋生“仇富”心理,更有可能产生“仇穷”心理,社会影响极坏。
某些已经掌握很大话语权的自媒体团队,不仅没能担负起作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反倒将忠实于自己广大的粉丝、读者、当做韭菜一样收割流量。他们通过爆款文章,倾销毒鸡汤、煽动错误价值观、制造阶级对立、破坏公序良俗。
虽然乍看之下,这些自媒体的内容并没有什么暴力、淫秽、危害社会安全等触及底线的内容,但某些不负责任的自媒体,抓住一点社会现状或者社会负面新闻,反复地炒作、无休止地添油加醋,炮制出这样的文字,对于人们心理层面的扭曲,同样不可小觑。
再试想一下,当你工作一天一身疲惫地回到家时,刷一刷手机,朋友圈被诸如“我25岁在北京有七套房”“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这样制造恐慌和价值观扭曲的文章和标题党填满。在这样一个充斥着焦虑、疲惫、欺骗、压力、恐慌的网络空间中生活,将会在人心里形成怎样的价值观?
自媒体靠流量吸金,这无可厚非,但某些已经很有体量的自媒体团队,更应该正视自己的地位,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言论自由不能胡言乱语,更不能蛊惑人心。
早有媒体高屋建瓴地指出,网络空间从来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江湖从来不是“丛林世界”。
如何不被“毒鸡汤”欺骗?
那么,在毒鸡汤屡屡刷屏的今天,善良的你如何不被“毒鸡汤”蒙蔽了清澈的双眼?@鹿之谷中在微博上给出中肯建议:
1.没有明确信息来源的,不要相信;
2.“我有一个朋友”这样的故事,不要相信;
3.试图用一个完美的故事给你讲人生道理的,不要相信;
4.出自某些团队之手,不要相信。
新闻推荐
湖南省纪委通报5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 2名“厅官”被追责
新华社长沙1月29日电(记者陈文广)记者29日从湖南省纪委获悉,日前,湖南省纪委对查处的5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进行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