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记忆里的中国年画:巧画士农工商尽收天下大事
年画是我国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反映了老百姓的风俗和信仰,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期冀和希望,成为一年一度除旧迎新的必备之物。
年画的起源据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明代中后期,随着印刷技术的日臻成熟,年画艺术得到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清代康雍乾年间,年画的艺术水准和产量都达到了顶峰,特别是天津杨柳青、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等地的年画更是各显神通争奇斗艳,被誉为“中国四大年画”。这些古朴雅拙的民间艺术品记录着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为新春时节最鲜活的民间记忆。
年画起源于古代门神
中国最初的年画起源于门神。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张贴门神的历史,晋《荆楚岁时记》中这样写道:“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也有人直接将神荼、郁垒的名字直接写在桃木板上,这就是桃符,不仅有了门神的意味,还省去了绘画的麻烦。随着时代演变,桃符逐渐演变为春联和门神画,其中门神画就是后来年画的前身。
关于门神画,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经常在宫中听到奇怪的声音,以为宫中闹鬼,心神不宁,夜不能寐。李世民手下虎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听说此事后,自告奋勇到皇宫执勤,他们两人全身披挂,一个拿锏,一个持叉,一左一右,站在宫门。李世民从此安然无恙,宫里也安静下来,再也没有异样了。后来李世民担心秦叔宝和尉迟敬德身体吃不消,于是便让画师将他们威风凛凛的形象描绘下来,贴在宫门之上,这就是两人成为门神的由来。
多年以后,明代皇宫有位老家是山东潍县杨家埠(今山东潍坊杨家埠)的太监回乡探亲,从宫中带回一幅绘有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的门神画,当地百姓纷纷借用辟邪。后来因为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便刻版印刷,大量临摹复制,这便是杨家埠年画的开端。
杨家埠年画起初题材十分狭窄,制作工艺也很粗糙,只是迎合民间信仰要求,以刻印神像为主。这时期的作品有神荼郁垒、秦叔宝与尉迟敬德、钟馗、赵公明与燃灯道人等。清朝后期,随着一些乡村知识分子的介入,杨家埠年画的题材和内容空前扩大,主要分为过年、结婚、农忙等风俗类;年年发财、金玉满堂等大吉大利类;门神、灶君、财神等扬福辟邪类;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故事传说类;三阳开泰、四季花鸟等花木风景类。
这些年画中,比较有名的有《庄稼忙》《白蛇传》《麻姑献寿》《东方朔偷桃》《五子登料》《送子娘娘》和《三猴烫猪》等。与此同时,以小说故事演义和地理历史常识为主的年画也陆续出现,前者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后者有《天下地理图》《天下帝王图》和《四岳图》等。这些年画拓展了年画创作的内容,在传播历史文化的同时,还对老百姓起到了道德上的教化作用。
中国年画四大家
除潍坊杨家埠外,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四川绵竹等地的年画也是海内知名,有“中国四大年画”之称。四大年画中,天津杨柳青和潍坊杨家埠属于北派年画,苏州桃花坞和四川绵竹为南派年画。北派年画古朴雅拙、粗犷鲜艳;南派精雕细刻、色彩绚丽,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妙处。
杨柳青年画是我国著名的木版年画,始于明朝崇祯年间,鼎盛于清代中叶,全盛时期镇上制画作坊鳞次栉比,各地商贩云集。由于紧靠运河,交通便利,杨柳青年画随之传播四方,远销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等地,成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首,杨柳青也成为“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年画之乡。
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和舞台戏剧等艺术形式的长处,采用半印半画即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几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这样就将版画的刀法韵味和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同一张画纸上得到了完美统一,构成了鲜明活泼、喜气洋洋的独特艺术风格。
潍坊杨家埠年画起于杨氏家族,杨氏家族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姓,《杨氏家谱》记载,杨家祖籍四川成都府梓潼县,明代洪武年间迁居山东潍县浞河西岸。潍县是潍坊旧称,自古便是东莱首邑,文风颇盛,以风筝和年画知名。清代才子郑板桥曾任潍县县令,留下“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的名句,所以后世有“南苏州,北潍县”之说。
杨家埠年画起始于明末,发展于清代中叶,兴盛于清朝末年。根据《杨氏族谱》推算,乾隆年间以前杨家埠有公茂、永盛、吉盛、吉兴、广盛泰、万顺等画店;乾隆时期又增添了万盛、德盛、义和、万增等店铺,画店已有10余家;到了咸丰年间,杨家埠年画店增至60余家。
同治光绪年间,是杨家埠年画的极盛时期。随着年画生产工艺和题材内容的与时俱进,产品已销往全省各地,直隶(今河北)、河南等地也有客商前来进货。规模较大的年画店已达100多家,其中大顺画店已扩展为东大顺、西大顺和南大顺三家,成为杨家埠最大的年画作坊。据当地一些老人回忆,当时大顺画店已是拥有百亩良田,三百余套画版的富户,在潍县一带赫赫有名。
桃花坞年画因主要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它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并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在民间画坛上被称为姑苏派。清雍正、乾隆时期,苏州有年画作坊50余家,年产年画数百万张,不但行销全国各地,而且还传入南洋、日本等地,并对日本的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桃花坞年画与天下闻名的杨柳青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
桃花坞年画在技法上秉承了宋代雕版印刷技术,采用一版一色的水色套印,即使是一张色彩简单的年画也要用六七个版,颜色最多的年画用版可达几十个。桃花坞年画刻板精细,画面远近分明,层次清晰,线条犹如工笔细描而成,但又不失木版画的刀味、木味,折射出南方工匠精雕细刻的特点。
四川绵竹年画历史悠久,与川菜、川戏并称为“蜀中三绝”。据北宋《成都古今记》记载,当时成都的几个市场“正月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其中的“桃符市”即年画市场,可见至少在北宋时绵竹年画即已出现。
绵竹年画在绘制工艺上与其他年画一样,首先要刻成线版。但线版在绵竹年画中只起轮廓作用,最后完成完全靠手工彩绘,经过不同艺人的手笔,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同一艺人绘制不同的画幅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是绵竹年画区别于其他年画的主要特点,也是绵竹年画的奇妙之处。另外,绵竹年画在笔、色、纸的选用上也别具一格,传统的绵竹年画一般都采用上面涂一层薄白泥的粉笺纸和一种特制的鸳鸯笔(一边蘸水,一边蘸色),颜色则多用矿物色和民间染料加胶矾调制而成。这样,经过民间画师们的不断探索创新,绵竹年画终于形成了构图完整夸张、线条古朴流畅、色彩艳丽明快的艺术特点,成为中国民间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与时俱进的新式年画
清末民初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理念的变化和印刷技术的改进,新的年画不断涌现。与传统年画相比,这些年画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思想内容和形式都非常新颖,与时代紧密相连。
晚清山东潍县杨家埠有一位叫刘明杰的艺人,经常创作一些政治讽刺画,比如《炮打日本鬼》《义和团》《红灯照》等,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恶行进行揭露,对老百姓的反抗之举进行讴歌,作品充满了爱国激情。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刘明杰还画了一幅《慈禧太后逃长安》,辛辣讽刺清廷的颟顸无能。今天看来,作为那个年代的民间艺人,能够创作这样的作品,其胆略和见识都是难能可贵的。
民国年间,在沪上诞生了一种月份牌年画。这种月份牌集人物、风景、故事、广告和日历于一体,既满足了老百姓对美的追求,又促销了商品,具有极强的商业价值和上海特色,这就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海派年画。
1949年后,传统年画走进了新时代。各级政府文化部门派出一些工作队,与民间艺人一起对传统年画进行改进,创作了《听志愿军讲故事》《合作社分红》《新五子登科》《水库》和《新春牛图》等一系列新作品,这些年画题材和内容都是反映工农兵生活和社会主义新面貌的,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一上市便受到欢迎和追捧。
一部年画发展史,其实就是几千年中国历史的缩影。
新闻推荐
■刘鹏飞有人说,“一树梨花压海棠”是苏东坡的诗句,并且还说得有鼻子有眼,“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