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解决小微金融不能靠浸灌式的宽松货币政策
本报博鳌3月28日电(特派记者刘少珠陈吉楚)在金融“突围”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就如何促使金融回归实体、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金融支持小微的话题中指出,企业不应该分为民营和国营,只要这个概念还存在,就解决不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问题。
朱民说,改善货币传导机制只能解决金融转向实体经济的问题,而不能破除小微金融的困局。小微金融融资难,本质上源于三个不对称,即信息不对称、风险不对称和成本收益不对称。作为世界性难题,朱民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在该问题上的三方面经验,即德国模式、英国模式和货币政策教训。
德国模式由大银行、区域社区银行和政府担保组成,其中社区银行专注于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大银行负责向社区银行提供流动性,而政府则牵头与民间财团合作建立信用体系,并在流动性枯竭的特殊时期,通过大银行向社区银行注入流动性,整个系统分工明确、运转良好,为德国成为工业强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质量小微企业。
英国模式诞生于危机时期,政府与金融合作伙伴(PPP)合作,注入流动性,由PPP直接贷款给小微企业,挽救了一大批优质中小企业免于破产。在中国,蚂蚁金融采取了类似的模式,申请贷款和放款时间平均为3分钟和1分钟,单笔贷款成本低于一般商业银行贷款的1%,然而不良率仍然维持在1%的极低水平,可见政府和科技金融企业合作的巨大潜在效益。
最后朱民通过回顾过去十年的货币政策,指出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进入股市债市,挤压风险溢价,反而有害于小微贷款,因此解决小微金融不能靠大水浸灌式的宽松货币政策。
新闻推荐
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证券市场:风雨后的彩虹”分论坛现场。本报记者袁琛摄本报博鳌3月29日电(记者李佳飞)3月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