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渐成券商新赛道龙头券商满负荷运转 投行格局将重塑
截至4月2日,上交所已受理37家企业的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申请。据了解,对于科创板储备项目充足的券商来说,公司从上到下都在全力备战,加班出差渐成常态。而一些项目较少甚至没有科创板储备项目的中小券商,公司在积极寻找业务出路。
龙头券商强势中小券商“找米下锅”
“近期为了备战科创板,出差和加班的频率都大大提高,经常在准备科创板项目文件的间隙还要出差去看新的项目。为了首批科创企业提交审核文件,经常周末开电话会。”某大型投行人士表示。
而中小券商却“找米下锅”。“公司目前没有一家科创板项目,大家基本上没有业务可做,也不用坐班,很多人在思考做点副业。”南方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在普通员工层面感受还不是很明显,领导层则非常着急,经常开会研究如何寻求公司相关业务与科创板的结合。此外,公司还组织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培训,希望在科创板业务中分一杯羹。
截至4月2日,上交所共受理了37家企业的科创板上市审核申请,其中,中信证券担任了6家企业的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分别保荐3.5家企业(其中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华泰联合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联合保荐),中金公司、海通证券分别保荐3家企业,国泰君安证券、招商证券、民生证券分别保荐2家企业,长江证券、东吴证券、国元证券、东兴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中天国富证券、兴业证券、东方花旗证券、安信证券、国金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则分别保荐1家企业。
“公司目前有近10家储备项目,但是第一批肯定赶不上,目前还处于观望状态,只能在已有的项目中找符合条件的。”某暂未上报项目的中小券商投行部负责人坦言,对公司来说,更希望能够借科创板和注册制来实现投行的转型,国际投行和国内部分大券商的投行部都是按照行业分组的,但是国内大多数中小券商没有这么做;在科创板即将推出的大背景下,按行业分是必须的,未来公司会朝这个方向发展,并且打算招聘一些懂行业和技术的人,而不能像以前一样只招懂财务和法律的人。
例如有招聘网站上显示,某中型券商正在招聘科创板业务中心负责人和科创板业务中心业务骨干数名。
头部效应凸显
毫无疑问,科创板及试点注册制的推出,给券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前投行更大程度上是通道型投行,保障发行人通过审核是投行的第一要务,制作申报材料的能力成为了投行的核心竞争力。”某大型券商投行部相关业务负责人李想坦言,在科创板的规则体系下,虽然审核依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投行的综合实力。投行不能只会做项目和解决监管关注问题,更要在承揽阶段会挑项目,在发行阶段要会定价,要有资本实力跟投,要在发行环节带动经纪业务,还要培养自己的长期资本方客户。投资银行未来应转变以往思维,对外要挑选合适项目、联合战略合作伙伴、设定恰当发行价格,对内要协调各部门资源、向综合型投行进军。
业内人士指出,注册制的推出,意味着国内券商从服务机构和保荐机构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要具有销售能力和投研能力,要对投资人有真正的了解。没有二级市场的支持,投行不可能对一级市场的定价有深入的了解,所以注册制也要求投行具有一揽子的服务能力。
业内认为,随着注册制的推行,预计投行格局将再次重塑,如同中信、中金和银河在2006年-2007年国企大项目上崛起,2010年-2012年国信、平安、广发在中小项目上名列前茅一样,有核心竞争力的投行有望在未来三至五年内确定第一梯队地位。能否在变革中率先抢占市场先机,扩大市场份额,将对投行长期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中证网)
新闻推荐
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4月2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252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报或业绩快报,近六成公司净利润实现了不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