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热点> 财经热点> 正文

我国公益教育从“捐赠”走向“赋能”

海南日报 2019-05-06 07:05

“我曾经是一个自卑的山里孩子,很幸运在五年级时遇到了"梦想课程"。它教给我勇敢和自信。”毕业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新集小学的牟玉兰,成了村里第一个走出大山的本科生。

牟玉兰所说的“梦想课程”,是由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开发的全人教育课程体系。过去12年来,这个5A级公募基金会共建成了3300多间承载素养教育的学习空间“梦想中心”,累计服务师生超过360万人。

“当缺衣少食的绝对贫困逐渐被消灭,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或许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最大不平等。”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潘江雪说,在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益教育应更注重培育孩子们的终生学习能力,教会他们如何在未知环境中保持心智平衡、人格健全。

据介绍,作为与基础教育互补的结构化课程体系,“梦想课程”矩阵中包括了培育感知与联结能力的“有爱”课程、培育思考与选择能力的“求真”课程,以及培育探索与行动能力的“追梦”课程,累计开课达到247万节。

如果将1989年启动的“希望工程”视为第一步,我国公益教育至今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30年间,从捐钱捐物建学校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能上学”,到为乡村教师提供培训帮助孩子“上好学”,再到通过素养教育让孩子们“学得好”。伴随传统慈善向现代公益的理念转变,公益教育也开始从“捐赠”走向“赋能”。

越来越多公益教育机构选择“赋能”作为主题和目标。

2013年,赋启青年发展中心在上海成立,启动了关注非沪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新公民之声”公益项目。

“我们发现,这些孩子跟随父母来到大城市,需要面对来自学校、家庭、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自我认知和价值感偏低。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些孩子赋能。”项目负责人之一的陈双卯说,这个项目帮助随迁子女群体立足自我视角进行观察和探索,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数年来,已有逾万名随迁子女参与过这一项目。(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最高法出台公司法新司法解释加强股东权益保护

据新华社电最高人民法院28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五)》,就股东权益保护等纠纷...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