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恶俗婚闹 婚礼更讲“礼数”
为建设和谐、美丽、文明、礼仪大家园,使闹喜行为不违背公序良俗、不妨碍公共秩序、不危害公共安全、不影响市容环境、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近日,山东莘县文明办、行政综合执法局、民政局、公安局、妇联等7部门联合发布通告,决定对低俗、恶俗、危险闹婚的现象进行集中治理。
(5月6日央视网)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恶俗婚闹现象愈演愈烈——花样越来越多,浇啤酒、倒酱油、砸鸡蛋、扮小丑、扒衣服等各种手段齐上阵;被恶搞的范围越来越大,新郎、新娘、伴娘以及新人的父母等概莫能免;闹得也越来越恶俗,有些闹法已经公然侮辱人格,甚至涉嫌猥亵、性骚扰。恶俗婚闹让新人及其家人备受折腾,让婚礼乌烟瘴气,成了名副其实的“混礼”。恶俗婚闹败坏了社会风气,扭曲了婚礼的“礼数”,背离了婚礼的本质内涵,不仅逾越了民俗底线和道德底线,还游走在法律边缘,甚至践踏法律底线。
婚礼,理应是神圣、庄重的,在中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婚礼都有固定的“标准动作”,都有非常正统、严格的流程。尽管发展到现代,传统婚礼已经演变成世俗婚礼,但婚礼最基本的内涵和礼数不能丢。婚礼固然应该红火喜庆、热热闹闹,有“乐子”、有“笑点”,但不能充斥低级趣味,不能恶俗无底线,更不能侵权、违法甚至犯罪。
树立婚俗新风既包括倡导婚事简办、少要或不要彩礼等,也包括提升婚礼的文明程度。显然,整治恶俗婚闹也是移风易俗的一部分,能够让婚礼更讲文明、讲“礼数”,让“混礼”回归婚礼,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整治恶俗婚闹,应该坚持教育引导与问责相结合,政府在整治过程中应该找准履职定位,不能失位,也不能越位、错位,不能乱伸手,不能以错制错。对于确实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构成寻衅滋事、侮辱人格甚至性侵害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恶俗婚闹,公安、司法机关应该依据事实和法律予以打击,对于不构成违法犯罪的恶俗婚闹行为,则应该以教育引导为主。基层政府或基层村居,有必要通过村规民约等规范明确“婚闹”的“黑名单”和“红名单”,列举出哪些“婚闹”可以为,哪些“婚闹”不能为,说明恶俗婚闹的道德和法律后果,并通过各种途径向民众广泛宣传,让民众知悉,对“婚闹”的底线和边界心中有数。这样,就能增强民众的自律性和文明意识,整治恶俗婚闹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英锋
新闻推荐
省检一分院对一起恶势力团伙犯罪案开展听庭评议 提升检察官办案水平
本报讯(通讯员林春晓记者曹飏)4月25日至26日,省检一分院组织检委会委员、院扫黑办成员、业务部门部分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