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地图测绘趣话
上接B02版
16世纪,海上贸易繁荣的荷兰就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图学家墨卡托,他用圆柱正形投影法绘制了世界大地图,上面用直线表现等角航线,对航海最为合适,直到现在世界各国还采用该投影编制航海图;荷兰制图师瓦格赫纳的《海员宝鉴》也随后问世,这标志着制图学进入了现代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推动了西方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宋代指南针的发明,大大推进了西方近代航海事业、世界测绘和地图学的发展;中国的地图测绘成果也通过传教士东学西传,修正了西方各种版本世界地图中有关东方特别是中国的错误画法。
中国的制图学也在与世界其它地区的接触中向前发展。明初,郑和受明成祖朱棣派遣,七下西洋,最远到达今天非洲东岸肯尼亚的蒙巴萨,本来留下了详细的航海图资料,可惜的是后来明宪宗派太监到兵部查阅郑和出使西洋的水程时,兵部主事刘大夏怕皇帝查到航海图后又要干劳民伤财的事,就将这些档案全部转移,此后这批资料不知所踪。
现在能见到的《郑和航海图》是茅元仪于17世纪20年代编纂的《武备志》中的附图,采用长卷形式记载了郑和船队由南京的宝船厂出发,沿长江出海至西洋的航程,记录了地名500多个,并注出航线的“针路”、计算距离的“更数”和海上导航天象的“牵星”。
明清时期,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华,为中国地图测绘作出了贡献,其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他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到达澳门,此后一直在中国,足迹踏遍南北,在华28年期间绘制了10多种世界地图;他将西方地图投影法传入中国,并吸收了欧洲地理学界发现新大陆的成果,这是中国人首次接触到了近代地理学知识。投影法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万历三十年李之藻的《坤舆万国全图》,就是采用投影法绘制的。
到了清康熙时期,先后平定“三藩之乱”、台湾郑氏割据政权,国力日益强盛,康熙本人对自然科学兴趣浓厚,与西方传教士接触颇多,在他的布置下,开启了全国性的经纬度测量,并绘制完成康熙《皇舆全览图》。
到康熙的孙子乾隆,彻底平定了天山南北两路,又补齐了新疆、西藏等地的经纬度测绘,至此,中国全境的经纬度测量宣告完成,在此基础上,绘制了乾隆《内府舆图》,这是中国悠久的制图学传统和西方先进制图理论的一次重要碰撞和实践,其成果也代表了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
新闻推荐
最高法“凯奇莱案” 卷宗丢失结果公布 助理审判员王林清被立案调查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最高人民法院“凯奇莱案”卷宗丢失等问题调查结果公布后,公安机关对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