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泄露安全风险频发高考志愿填报怎能靠搜索引擎?
“精准定位院校”“与985、211院校成功牵手”“著名部属高校权威志愿填报专家组成团队”……打开搜索引擎,输入“高考志愿”,轻轻一点,或许就能看到此类诱人信息。不过,记者提醒,千万别用搜索引擎填报高考志愿。
搜索引擎填志愿存风险
不久前,一则新闻将“用搜索引擎填报志愿”的话题送上了风口浪尖。新闻中提到,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日前发布提醒称,考生在网上填报志愿时,切记不要使用搜索引擎来搜索网上填报志愿系统网页,否则可能误入其他网站,使自己填报的志愿信息无效,并造成考生密码等个人信息泄露的不良后果。
之后,有网友曝出截图证明,通过百度、360等搜索引擎网站搜索“高考志愿”等信息,结果排列靠前的皆为收取高价服务费用的APP(应用程序)、网站或咨询机构广告,难寻官方填报志愿入口,存在不规范和安全风险等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纷纷指责搜索引擎在“高考志愿”上的竞价排名。所谓竞价排名,是一种按效果付费的网络推广方式。按照付费最高者排名靠前的原则,搜索引擎对购买了同一关键词的网站进行排名。这样一来,没有向搜索引擎公司进行高额付费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容易被淹没。这也正是官方填报高考志愿的入口难以找到的原因。
对于高考学生来说,考试结束后的填报志愿环节同样重要。长期以来,学生及家长大多依靠各地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近年来各高校在本地录取情况的参考材料,来选择院校和专业。不过,分发参考材料的传播范围有限,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依靠网络获取更多信息,搜索引擎是渠道之一。可如今,本应为学生报考提供详尽信息的搜索引擎,却布满广告,甚至有误导考生及家长的嫌疑,难免引发众议。
考生信息服务应规范
作为此次风波的主角之一,百度公司随即发布声明称,从2013年开始,百度就启动了对招生考试院官网的保护,将各地招生考试院官网在搜索结果进行显著位置展示,并为官网免费提供“官网”标识认证。在声明中,百度还以“山西招生考试网”为例,表明百度已经为“山西招生考试网”免费提供“官网”标识认证。
此次事件也引起了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立即会同公安部联合约谈网站相关负责人,要求在网站醒目位置提醒考生认准各地招生考试院和高校官方网站,并确保官方网站优先推荐,切实维护公平和谐涉考网络环境。同时,教育部还将会同中央网信办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对有关志愿填报指导APP、网站和机构进行调查,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将予以坚决打击。
山西省招考中心表示,考生信息查询与服务只有3种方式:一是通过山西招生考试网查询,二是考生携带本人准考证及身份证到所在县(市、区)招办查询,三是短信通知。考生在网上填报志愿时,必须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通过工具栏上的“考生登录”,进入“普通高考考生网上服务平台”进行填报。
记者日前在百度搜索“高考志愿”及相关关键词时发现,位于搜索结果首位的是2019年各地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及在线填报官网汇总,翻阅首页,已难觅广告踪影。
根据实际合理填报志愿
来自安徽省的考生小闫告诉记者,今年高考完后,妈妈就为自己购买了一家主打新高考一站式升学规划平台的网站钻石卡,包括生涯规划、学习提升、志愿智能填报、数据查询等4大功能模块,内含报考数据、学习视频、在线习题等资料。
“我觉得这类网站针对的就是那些特别关心孩子但又不懂填报志愿、病急乱投医的家长。网站里的内容也不是完全没用,例如有近5年来各高校的各个专业招收各省考生的最低分数线和排名,还有每个学校的专业介绍。但整体而言,我还是觉得没有必要花这个钱。这些在线资料通过不断复制出售,对个人不具有针对性。一对一辅导则需要另花钱,价格高昂。”小闫对记者说,“报考志愿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和家长一起学习研究,并听取招生考试机构和老师的意见。”
现实中,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愿和报考信息的不对称,使高考志愿填报类的指导机构有了可趁之机。
教育部郑重提醒广大考生,目前没有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参与商业公司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活动。请考生和家长切勿轻信所谓的机构或“专家”指导,应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志愿填报办法和相关参考信息,结合本人实际情况合理填报,避免信息泄露和上当受骗。(人民)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那不勒斯7月8日电(记者公兵周畅刘旸)8日,经过一场残酷的点球大战,中国队在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女足四分之一决赛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