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收入划分改革 财政再加码直接利好基建 长期促进消费
业内认,未来国内财权的分配可能由中央向地方逐渐倾斜,减税降费仍然是财政扩张的核心发力点,间接税的比重和税率长期来看都有下调的空间。
方案直指央地关系。央地财政关系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会深刻塑造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改变此后数十年的投资行为。
增加地方自主权
这次改革,是增加地方自主权的信号之一。
改革方案的内容有三条:
一是保持增值税“五五分享”比例稳定。
二是调整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
三是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将部分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的现行消费税品目逐步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环节征收。
简单说:
1.消费税以后要全部交给地方了。
此举直接给地方增收。2018年国内消费税有10632亿元,现在中央税转移给了地方,是财权的下放。
短期来看,最直接的利好是——地方有钱之后,又有动力加大基建投资,符合稳增长的目标。
但从长期来看,地方政府必然要调整思路,想尽办法促进终端消费,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比如旅游开发、餐饮服务、夜间经济等,这和“扩大内需”的施政逻辑是一致的。
天风证券也指出,一方面,消费税下划给地方后,地方有鼓励消费、做大税基的动力,会加大消费便利性设施的投入,部分地方甚至未来可能对消费税直接减税,间接利好服务性消费和耐用品销售。另一方面,征收环节从生产端后移到消费端,地方有动力提高征税手段和效率,加强税务执法力度,直接利好税务技术类公司。
2.税收最大头增值税分成定下了,从以前的央地75%/25%分,变成央地五五分。
央地在增值税的分配比例原本是75%/25%,2016年营改增后,地方政府的营业税收入直接被砍掉,为了弥补缺口,当时是通过增值税五五分的方式暂时过渡。此次增值税改革仍保持五五分,给地方政府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蛋糕没有少。
另外,调整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也是给地方减负。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此次改革的直接目的很明确,“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支持地方政府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缓解财政运行困难”。
近两年来,前所未有的房地产调控使得有些地方土地流拍,影响了土地财政收入,而打击影子银行又让40万亿的地方债务压力增加。
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从75%骤降到53%,而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的比例却从70%蹿升到85%。在公共财政支出的最大头“教育”中,地方负担达到90%以上。
财权上收,事权却下沉,这种长期扭曲的财政行为削弱了地方的财政自给能力,导致基层政府在税收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只能挤占其他公共支出,或者举债度日。
中信证券指出,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逐步划归地方,部分财权由中央向地方转移。将部分在生产环节征税的系消费品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环节,改革将首先在高档手表、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等品目内推行。一方面,优化消费品税权划分结构可以使地方政府的财力得到一定增强,缓和当前部分地方政府财政紧张的现象。另一方面,消费领域的事权与财权的不匹配也将有所改善。在此次改革之前,消费所需的基建或带来的负外部性如环境污染等需要地方政府承担,而消费税却作为中央财政收入,明显存在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错位。消费税权的下放能够提高地方政府促消费的积极性,符合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重要保障。当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面临的压力颇多,包括经济下行压力,隐性债务压力,减税降费压力,房地产政策收紧压力等。而地方政府同时又奋战在稳经济的第一线,稳投资、促消费等政策都要依赖各级地方政府发力。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权,平衡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收入是现阶段必要的政策方向。目前,改革仍然处于试水阶段,增值税下放地方的比例并未增加,消费税也在小范围试点,下放的节奏和力度尚不确定。
税改方预计会向地方政府倾斜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步步迈入深水区,改变地方激励机制,促使地方政府将重心从资本密集型工业转向消费者导向型的服务行业,将会是最大的看点。
中信证券认为,目前我国中央政府财权事权仍存在不平衡,在央地事权结构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亟需提高,后续税改方向预计会向地方政府倾斜。当前的消费税后移和向地方政府倾斜还处于试点阶段,短期内增量有限,但是考虑到消费税的特性和财权事权匹配的原则,消费税改革会逐渐扩大范围,增加品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持,同时增加各级地方政府促消费的动力。从长期趋势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结构已经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很难在短期发生较大变化,能否给予地方足够的财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因而央地的税权分配长期宜向地方政府适度倾斜。
以减税的方式进行财政扩张可能是财政政策的长期趋势。在经济表现偏弱,但又不至于陷入衰退时,适当管住“闲不住的手”,主要通过减税来刺激经济的内生需求,减少征税和财政支出带来的市场扭曲,把配置资源的职能更多的交给市场,是今年财政政策的明确方向,也是财政政策的长期趋势。
国内间接税税率和比重仍有压降的空间。我国的税负水平与美国相去不愿,但国内间接税比重相比美国和日本偏高,增值税+消费税的占比超过了总税收的一半,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个人所得税收入较低。尽管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但处于相对较低的收入水平的居民占比较大,多数人口对个税的贡献有限,而企业所能承担的税负也有限,从而很大比例的税收要来源于增值税和消费税等间接税。考虑到未来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即使个人所得税税率不发生大的变化,个税也可能在长期内有较为确定的增长趋势,与之相对应,间接税的比重和增值税税率也有逐步压降的空间。
因为中金公司《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将对白酒产生一定潜在影响》的报告,10月10日,白酒股有惊魂跳水,茅台更是直接下挫3个百分点。虽说目前改革试点不涉及白酒,但长远来看,这些高端品类的消费税都会慢慢征收上来的,毕竟这比房产税的征收压力小得多。
(中合)
新闻推荐
本报10月16日讯(记者林秀南特约记者冯娴)10月8日,为期4天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年度公共论坛在瑞士日内瓦总部开幕。应WTO邀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