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陪餐”重在落实
日前,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丽君表示,梳理汇总31个省区市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情况发现,目前,已有41.7万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落实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覆盖率达到98.4%,11月底将达到100%。此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也指出,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量化指标为“落实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每天不少于1名校(园)领导陪同学生就餐”。
(11月25日《新京报》)
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社会关注度较高。今年3月,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共同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其中要求学生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的是推动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进一步完善升级。
进一步看,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等负责人与学生共同进餐,和学生一起吃同样的餐食,学生吃的餐食如果在安全、卫生方面有问题,校长、园长就和学生一样,面临着现实的食品安全风险。可见陪餐制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将校长、园长等学校负责人置于和学生同样的食品安全环境中,倒逼学校负责人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切实承担学校食品安全重大责任。
事实上,“校长陪餐”制,是学校实行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的方式之一。校长在食堂陪餐,不仅能亲身体验饭菜质量,在现场了解学生们对饭菜质量的真实评价,还能切身感受学生就餐的困难,抓准学校食堂改进的方向和难点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学校食堂条件,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就餐环境。
当然,“校长陪餐”还有更多意义。饮食安全是一个涉及食材采购、贮存、加工、供应等诸多环节的制作链条,因此,校长的“陪餐”责任就不能仅仅止于末端的“吃”,而应当延伸到“后厨”的每一个细节,尽可能做到未雨绸缪。要认识到,防范校园食品安全事故,陪餐只是一种倒逼手段,目的是激活责任心,从原料采购到加工制作,再到端上餐桌,每个环节都不掉链子,让孩子吃得安心,家长看着放心。
总之,学校食堂饭菜质量不仅关乎校园食品安全,也关乎学生成长和营养均衡。此番,教育部将再落实陪餐制意义重大,期望国内各地学校和幼儿园全部落实好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通过校长陪餐这个“点”,完善校园食品安全整张网,健全食堂明厨亮灶、食材可溯源等透明机制,让家长参与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等,更好、更全面、更完善地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程春荣
新闻推荐
安徽黄山风景区公安局原局长陈新生受贿案一审宣判 受贿92余万获刑3年
11月18日,安徽省祁门县法院对黄山风景区公安局原局长陈新生受贿案进行一审宣判,被告人陈新生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