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绘声绘色“绘”童心
近日,二十一世纪出版集团出版了姬炤华、徐萃创作的绘本《两个天才》,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便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其原因正在于它是一部画给孩子们看的书。或许是因为我们已经告别童年太久,儿童的世界离我们渐行渐远;面对孩子们,我们甚至失去了耐心,我们总是太急着让他们长大,却总是不愿意去直面他们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总是急着把一个现成的世界送给孩子们,却忘了他们更需要的是探索。而《两个天才》不仅仅是一本孩子们喜欢看的书,更是适合孩子们看的书;其内容不但有通俗易懂而又清新明丽的文字、色彩丰富而又活泼生动的图画,更传递给孩子们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带领孩子们去面对这个缤纷而又复杂的世界。
“绘本”太可爱了,可爱到了我们往往会觉得这只是一种属于孩子们的书籍。其实,一旦人们翻开这些绘本,就会立即被里面的图画和文字吸引,这里边不但有孩子们的世界,更有自己曾经的那一份童真。“绘本”不仅仅属于孩子,还属于由孩子慢慢长大的成人。
绘本随着图像的语言功能被发现
“绘本”这个名字带给人们以小清新的感觉,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个近些年才流行起来的新潮名词。的确,“绘本”这个词对中国来说是新的,它本身就是个外来语,是日语中“图画书”的和字写法,“绘本”这两个字简直把这类书籍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绘”字中显示了创作者的良苦用心,一笔一画,都显示出作者的工匠精神;“本”字中则显示了它与传统意义上“书”的不同,与那些更侧重于靠“书写”来呈现意义的书籍不同,作者通过“绘”这一行为将整本书整合在了一起,读者不用细究字里行间的意思,而是通过字与画的结合来品味作者对这世界的情谊。
然而,抛开“绘本”这个词,这种将画与文字结合在一起的书籍样式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有人说,现代意义上的绘本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但是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早就有一种名为“绣像”的书籍样式与绘本类似,它可以被看作是绘本的起源。在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就曾经提到过绣像:在三味书屋读书的迅哥用荆川纸蒙在书中的绣像上,认真地将其描摹下来,当时很多少年,在枯燥的私塾里“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在老旧中国,之乎者也限制了少年们的想象力,而书中的一幅幅插画却把这群孩子的心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去,那里有金戈铁马、儿女情长,那里有青山绿水、草长莺飞。
在鲁迅先生读书的年代,还有一些报刊杂志也注意到了字画结合的好处,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点石斋画报》,打开这份报纸,读者看到的不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的图画;在图画的右上角,编辑将其中主要内容以诗词的形式写在上面。无论是从画面的精美还是从诗词的工整来说,《点石斋画报》都可以说是尽善尽美。这种画报将远在天边的事情直观地呈现给了读者,读者不必经过从字词到画面的思维转换便可以了解到千里之外的场景,无论是新奇的事物还是壮烈的战场,画面带来的冲击力与现场感是文字无法代替的。及至后来,《良友画报》一纸风靡,纵横上海滩近三十年,更是证明了绘本这种出版形式的强大生命力。
但是,无论是绣像还是画报,虽然他们与绘本在形式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是究其内核,与我们当下说的绘本还是有一些区别的。绣像和画报中,图画所呈现的往往只是单个场景或者单幅画面,图画往往只是描摹,并不能很好地讲述完整的故事。而随着图像的语言功能被渐渐发现,现代意义上的绘本也随之产生了。
连环画是最早现代意义上的绘本
不少人在小时候都看过连环画,可以说,连环画承载着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其实连环画就是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绘本。
随着清末民初各类画报的兴起,图画的重要性渐渐被世人所公认,1899年,上海文艺书局出版了《〈三国志演义〉全图》,这是第一部用多幅画卷渐次展开的方式来再现文学作品内容的出版物。《〈三国志演义〉全图》出版之后带来了不错的市场反响,众多出版商注意到了这个商机,一时间,《水浒传》《西游记》等都被改编成多幅画卷的形式,并命其名曰“连环图画”。很快,连环图画就从古典文学的藩篱中走出,许多兼具画家与文学家才能的大师们开始用这种形式来记录当时人们的生活,这里边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他塑造了一个三根头发的大脑袋男孩的形象,用男孩一则则的故事组成了生动的时代画面。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宣传革命思想的需要,连环图画这种艺术形式越来越被重视,人们简称之为“连环画”,这个名字较之“连环图画”更加简洁,也更加顺口,于是,竟成为它的官方名字。此时,一些具有极强时代性的文学作品,如《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也被改编成连环画,它们正如一双双翅膀,带着革命时代昂扬的斗志,飞进了人们的心中。
虽然连环画在形式上已经非常接近我们当下所说的绘本了,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些微的差别。连环画又被称为“伢伢书”“小人书”,可见,读者一开始就是将其作为儿童读物去对待的,这就势必会导致其故事被简单化,与当下绘本相比,连环画更注重的是把故事讲明白而并不太注意挖掘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随着1980年代之后电视、电影等视觉媒体的兴起,连环画讲故事的功能逐渐被人们所忽视,在很长一段时间,连环画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淡出并不意味着消亡,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沉寂,连环画一面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一面吸收国外方兴未艾的绘本文化的优长,于是,在新千年前后,当来自宝岛台湾的廖福彬以“几米”为笔名出版了一批被称之为“绘本”的作品时,整个中国都为之震惊:几米在简单而色彩丰富的图像中不仅完整地呈现出了一则则感人至深的故事,更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对世界的理解融入其中。几米的出现带动了中国绘本的发展,一批和几米对艺术有着相似见解的年轻人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连环画中叙述性的文字被诗意的话语所代替,在诗与画的交融中有着孩子们的成长故事和成年人的心灵简史交织。读着这些故事,孩子们慢慢地长大,理解了世界的复杂;成年人们放下了执念,接受着人间的善意。
中国绘本需要承担五千年文明形象
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绩,但是相比其他艺术形式而言,绘本在中国的发展仍然相对缓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大多数绘本都是对外国经典绘本作品的模仿,而较少有源自我们中国的创意。
当下的许多绘本作家都不避讳其创意来自国外经典绘本作品,如《小王子》等等,这些作品中的许多内容虽然能给中国的读者带来感动,但是,那种源自于文化上的隔离感却是挥之不去的。与那些放诸四海而皆可的概念化的人物形象相比,中国的绘本发展更需要的是一些能够承担起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形象。
近年来,这一问题也渐渐被一些绘本作者所重视,一批融汇中西的绘本作品也陆续不断地问世,并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例如“绘本中国”系列,源自中国民间故事的文字配上浓浓中国风的图画,可爱中不失厚重,儿童读之能够增长阅历,成人读之可以找回童心。可以说,中国绘本的未来,就在“中国”这两个字里边。
新闻推荐
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实践二十号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胖五”的4个助推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低温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