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之个性化语言
语言关是议论文写作中的难关,但我们要清楚,考场作文一个很大的审美标准是语言上的文学性。如果语言缺少文学性,作文不能称为合格的作文。
《过秦论》片段:“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在考试作文中能引用这一段已经很不错了,但也不是很优秀,毕竟这篇文章是必背篇目,熟悉度很大。如果要把旧例写出新样子来,胜出的是个性化语言。
比如考场作文《执笔仗剑行天涯》,是这样概括以上内容的:“既为瓮牖绳枢之子,狼狈不堪的陈胜停下泥泞的步履,仰望自穹顶而下的滂沱大雨,在同行者的一片哀怨声中,这个无闻的迁徙之徒,在心中响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自强呐喊。于是历史的车轮开始转动,面对着强大如斯,素有虎狼之师的暴秦,不愿囿于凡尘的他,斩木为兵,揭竿而起,转而攻秦。这份隐没于血液中的自强不息,酣畅淋漓而壁立千仞。”
这位考生,一方面对课文所学的陈胜揭竿而起的事迹非常熟悉,另一方面他用好自己的个性化语言,虽然事例内容不占优势,语言一旦表达得有文采有感情有个性,依然可以胜出。
我们再看考场作文《更喜高考千里雪,学子过后尽开颜》的节选片段“生命有限,如烟火,转瞬即逝而惊艳霜冷的长河;岁月有涯,似夏虫,蛰伏数年却只为了这个夏天。刀出鞘,全力发挥只两天;箭上弦,不达目标枉少年!号角吹,高考场上谁怕谁?战鼓擂,云月鏖战,成功舍汝其谁?龙山论剑,高考比拼;敢立潮头,厚积薄发;十年艰辛,一朝折桂;行者常驻,为者常成;剑指苍穹,独占鳌头”。
这位考生用了对偶、比喻、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再加上三字句和四字句的灵活使用,使得语言在多变中简练有气势。“情”和“理”,考生都容易把握,但此类考生在语言上的优势可以说是碾压式的,阅卷老师肯定会对个性化语言有所青睐。
新闻推荐
前不久,重庆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办公厅原党组成员罗德案件警示录对外公布。罗德在忏悔书中这样写道:“我之所以走到今天,是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