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肆虐多国 大自然敲响警钟
面对蝗灾,国际社会需采取有力措施共同应对,同时要认识到气候变化在这一自然灾害背后的“推手”作用。分析人士指出,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
蝗灾席卷20多个国家
近几个月来,多国遭受蝗灾。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报告,这次蝗灾席卷了从西非到东非、从西亚至南亚的20多个国家,受灾面积总计16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非洲之角最为严重。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4日发布的最新情况报告,在非洲之角,特别是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情况令人极为担忧,沙漠蝗虫在这片区域广泛繁殖,预计在未来几周内将形成新的种群。20日至21日,受强季风影响,大量蝗群抵达海湾地区沿岸的科威特、巴林、卡塔尔和伊朗西南海岸。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洛科克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比斯利25日共同呼吁国际社会提供更多资金,以应对正在肆虐的蝗虫灾害。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25日表示,蝗虫继续在东非地区肆虐,导致应对成本已经翻番,达到1.38亿美元。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警告说,仅应对蝗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其成本就将比目前阻止蝗灾扩大的成本高出至少15倍。
沙漠蝗虫在其跨境迁徙中吞噬了数百万公顷的植被,加剧了受灾地区本已脆弱的粮食安全状况,非洲之角国家已经有超过2000万人陷入粮食危机。
联合国粮农组织沙漠蝗虫信息处表示,随着4月初新蝗群的出现,情况将进一步恶化。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控制,到今年6月沙漠蝗虫的数量可能会增长500倍,并有可能继续蔓延到非洲和亚洲的30个国家。
再次敲响应对气候变化的警钟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本月闭幕的非盟峰会上说,影响非洲许多地区的蝗虫数量和规模是空前的,气候变化是加剧蝗虫危机的重要因素。
分析人士指出,东非地区常年干旱,但2019年是异常潮湿的一年,印度洋的温暖水域产生了大量热带气旋,造成大量降雨,这为蝗虫繁殖创造了“特殊”条件。海洋变暖,部分由一种被称为“印度洋偶极子”的现象导致;同时也归因于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海洋温度上升。
此外,近期的飓风也是导致此次蝗灾的一个因素。分析人士认为,过去10年里印度洋上的飓风活动越来越频繁。
蝗灾对受灾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计构成了威胁。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有可能演变为区域性蝗灾,进而导致更严重的庄稼被破坏等问题。国际社会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应对蝗灾,避免人道主义危机。
与此同时,此次蝗灾还向人类再次敲响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警钟。各国要提高警惕,不能抱有事不关己的侥幸心态,更不能忽视气候变化这一“背后推手”的作用。
(据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背景链接
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害虫之一,每天可以随风飞行150公里,存活时间3个月左右。据悉,占地一平方公里的蝗虫群一天可吃掉3.5万人的口粮。
近几个月来,沙漠蝗虫侵袭东非,破坏庄稼和牧草,部分受灾地区原本就因干旱和武装冲突粮食短缺,沙漠蝗虫的肆虐加剧了这些地区的粮食短缺问题。
蝗灾同样波及了东非以外地区。联合国粮农组织说,红海两岸蝗灾规模继续扩大,向邻近地区蔓延,目前已影响也门、沙特阿拉伯、阿曼和伊朗。巴基斯坦也因蝗灾在本月早些时候宣布进入灭蝗国家紧急状态。(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施雨岑)为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教育部近日颁布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