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创办了中国营造学社?
说起中国营造学社,人们首先想到的大都是梁思成和林徽因,这对夫妻让营造学社声名鹊起,也让后人记住了它的名字。营造学社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古建筑研究和保护机构,今天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其创始人并非梁思成夫妇,而是曾任北洋政府高官的朱启钤老先生。
朱启钤北洋政府时期担任过交通和内务总长,为人做事极为开明,对中国古代建筑也很感兴趣。他任内务总长期间,北京正阳门箭楼和正阳门之间被瓮城封闭,而箭楼外即是京奉、京汉两条铁路的终点,交通十分拥堵。朱启钤提出拆去瓮城、保留箭楼的改建方案并组织实施,既疏浚了交通又保护了国家文物,此举屡获后人好评,被誉为教科书级的城改案例。
朱启钤退出政坛后投身实业,颇有余财,于是便生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想法。朱在北京为官多年,对古都的宫殿、苑囿、衙署、街道等十分熟稔,他经常与了解老北京掌故的老人聊天,和老工匠交往,从他们那里知道了许多北京城的发展源流及匠人世代口授的操作秘诀。这些名不见经传的材料,都为士大夫所不屑一顾,但朱启钤却认为这恰恰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必需的东西。
1919年,朱启钤在南京江南图书馆偶然发现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如获至宝,于是委托知名藏书刻书家陶湘译校付梓。“营造”一词如今已很少使用,其实就是营建、制造的意思,陶版《营造法式》出版后,朱启钤随即成立了一家私人古建筑研究机构,因“营造”一词而命名为营造学社。1929年春,朱启钤在北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举办了一次展览,将其一生所集之古建筑资料、书籍、模型公之于众,引起了社会各界注意。朱启钤好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周诒春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是负责保管、分配、使用美国庚子退款的民间机构,周诒春建议朱启钤向基金会申请一笔研究基金,以扩大营造学社的规模。后来申请成功,朱启钤为了有别于他自己出资成立的营造学社,遂将其更名为中国营造学社。
1930年2月,中国营造学社在北平宝珠子胡同7号朱启钤私宅成立,朱启钤担任社长。学社期初人员很少,陈设也非常简单,只有几张桌椅和书架,对外也没有挂牌。后来人马多了,才从朱宅搬到中央公园,朱启钤在那里找了几间旧朝房办公。根据周诒春建议,朱启钤延聘梁思成和刘敦桢到学社工作,分别担任法式部和文献部主任。梁思成是梁启超先生公子,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贯中西;刘敦桢留日出身,回国后先后在苏州工专和中央大学建筑系任教。在梁、刘引导下,单士元、莫宗江、陈明达、邵力工、刘致平等一批青年才俊先后加入,为学社注入了新鲜血液,这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后来都成为海内知名的文物和古建筑专家。
梁思成、刘敦桢等人属于学社职员,他们从事专职研究,从学社领取薪水;除了这些职员外,营造学社还有一大批社员,这些人中有给学社提供支持的财界政界人士,如周诒春、朱家骅、杭立武等;有学术文化名流,如叶公超、马衡、陈垣等;另外还有建筑界人士、营造厂商和一些外籍学者,都是当时的各界翘楚。在这里有一个细节需要厘清,那就是梁思成夫人林徽因一直未在营造学社担任实际职务,从始至终都是以社员的身份为学社工作。
营造学社从1930年成立到1945年结束,前后一共15年。在这十几年里,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这些留洋出身的年轻人坐驴车、住车马店,奔波于荒山野岭,先后调查了2783处古建筑,测绘重要古建筑群206组,完成了中国主要古建筑典籍的整理、校对和出版,基本厘清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源流。抗战爆发后,梁思成夫妇又与学社同仁在炮火中辗转西南大后方,最终落脚宜宾小镇李庄。战事结束时,营造学社只剩下梁思成、林徽因、刘致平、莫宗江、王世襄和罗哲文几个人,经费来源也山穷水尽。教育部建议他们与中研院史语所或者中央博物馆合并,考虑到战后国家重建一定急需大批建筑人才,梁思成决定移师北上办学,后来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主要班底就是当年的营造学社。
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是个有气节的人,抗战爆发后他因年老体弱留在北平,但始终顶住日本人威胁利诱,坚决不就伪职。1949年后,周恩来派人将朱启钤(当时在上海女儿家)接回北京居住;1961年朱启钤90岁寿辰时,周恩来专门送上花篮,并在政协小礼堂设宴为其祝寿,他的门生弟子梁思成、刘敦桢等也纷纷为其撰文祝贺。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胡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7日下发通知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