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热点> 动感体育> 正文

霍普如何“招惹”德国球迷了?

三亚日报 2020-03-03 03:24

霍普新华社记者刘旸

德国球迷集体辱骂迪特马尔·霍普的现象近来在德甲赛场愈演愈烈,2月29日拜仁在客场对战霍芬海姆的比赛将冲突升级,拜仁球迷打出侮辱性标语并齐声呐喊辱骂霍普,导致比赛两次中断,最后两队球员以互相传球的方式在绿茵场上抗议并结束比赛。

这出“闹剧”在德甲历史上留下不光彩的一页,而辱骂霍普的行为由来已久。德甲第23轮比赛门兴格拉德巴赫在主场和霍芬海姆的比赛中,主场球迷打出了辱骂霍普的标语,影响了比赛进程。

多特蒙德球迷此前也曾多次在球场打出辱骂霍普的标语。德国足协对此做出处罚,三年内禁止多特球迷到霍芬海姆观赛,霍芬海姆主场因此产生的客队球迷区票务损失也由多特承担。

多特球迷对此极为不满,因为2年前,德国足协曾宣布不会对球迷做出“集体性惩罚”。据《鲁尔新闻》报道,球迷在多特29日主场迎战弗赖堡的比赛中不仅打出标语辱骂霍普,怒火也对准德国足协,批评德国足协“背叛承诺”。

霍普何许人也?为何饱受争议?他是德国足球商业化的代表人物,曾经在霍芬海姆青年队受训,成为俱乐部投资人后,仅用8年时间将球队从第五级联赛带入德甲。据德国媒体报道,霍普对霍芬海姆俱乐部投资额超过2.5亿欧元,其中包括斥巨资为球队建成能容纳3万多人的莱茵-内卡竞技场。

对足球做出如此多贡献的亿万富商不仅没有换来球迷爱戴,反而招致辱骂,其中原因要从德国职业足球最有特色的“50+1”原则说起,许多球迷群体抨击霍普“无视足球传统”也与这个原则有关。

“50+1”原则简单来说就是俱乐部和球迷要在俱乐部事务中有决定权,外部商业投资不能占据一半以上的股份,私人投资者不能在俱乐部强制推行个人意志。

传统意义上讲,德国很多球队是“非商业机构”,采用“会员制”或者“协会制”运营。1998年德国职业足球改革后,允许俱乐部旗下球队采取“股份制”,但规定俱乐部必须在股份公司中占据50%以上的股份,以此保护会员和球迷权益,防止外部资本控制球队,这也是德国职业足球票价偏低,上座率高的重要原因。

“50+1”原则不是铁板一块,德甲也有“例外”,比如勒沃库森和沃尔夫斯堡。这两支球队分别隶属拜耳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勒沃库森甚至就是拜耳集团职工创立的球队。德国足协规定,如果一家企业连续经营俱乐部超过20年,就可以申请“50+1”原则豁免权。

霍普恰恰是这个条例的又一个受益者。1989年霍普开始投资霍芬海姆,2000年扩大投资,包括新建球场,训练中心等,2015年拥有96%股权的霍普终于跳出“50+1”原则约束,掌握了同等比例的决定权。这让万分珍视“传统”的德国球迷难以接受,也是球迷在赛场“爆粗”的主要原因。

德国足球界人士也在不断争取对这一原则做出改变,但都以失败告终。德甲“另类球队”莱比锡的投资者奥地利红牛集团采用从低级别联赛购买球队的方式规避了德国足协对外资的约束,采用“烧钱”的方式7年连升四级,采用高额会员费的方式收拢决策权,但仍没有推翻“50+1”原则。

2018年,德国足协召开会议讨论是否改革“50+1”原则,大部分俱乐部仍投出反对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50+1”原则帮助德甲成为世界上财务最健康的联赛之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德国职业足球的商业投资,影响了德甲竞争力和影响力。

然而,多年来德国球迷形成的鄙视金元足球的价值观难以改变,许多球迷不会因为球队降级或连年征战低级别联赛而气馁,他们一如既往地支持球队,甚至反对球队升级,因为这样会提高投资,可能造成俱乐部财务困难。如德丙联赛的慕尼黑1860,甚至第四级联赛的埃森,虽然级别不高,但仍然有数以万计球迷自掏腰包买票到现场加油。

德国球迷对球队“不嫁豪门,我来养你”的热爱和骨气值得钦佩,但集体骂人的恶习不能纵容。(新华社柏林3月1日电)

新闻推荐

国际排联宣布取消世界沙排巡回赛厦门思明站比赛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国际排联于瑞士当地时间26日宣布,考虑到目前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各方共同决定取消原定于4月29日至...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