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0日 2020年度计划投资总规模为7.6万亿元新基建成重要投资方向
在疫情影响下,基建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性再度凸显。
为了推动经济复苏,各个地方政府密集公布了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一波基建投资已经在路上。
据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3月10日,有25个省区市公布了未来的投资规划,2.2万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9.6万亿元,其中2020年度计划投资总规模7.6万亿元。
50万亿投资计划版图
2月2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2月23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指出,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快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加强用工、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
非常时刻,多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不过,近50万亿元基建投资计划,事实上,这些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指的是各省份未来的总投资计划,并不仅仅意味着当年投资总规模。其中包括前一年已经开工需要继续建设的、今年计划开工建设的甚至处于备案审批阶段的项目总规模。
实际上落到2020年内的投资计划总规模仅有7.5万亿元。
在稳增长的压力下,近期基建项目的批复速度也在提高。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3日,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基建项目达2286.0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了930.29亿元;截至2月25日,全国533个重大交通项目复工率为70.17%。
“5G”是毫无疑问的亮点
今年以来,“新基建”被提到新的高度。
疫情之下,数十万亿基建项目如期而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下称“新基建”)项目尤为亮眼,成为本轮投资中的热点。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新型基础设施的概念,指出要“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新基建主要是指与高技术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
一般认为,新基建区别于传统的“铁公基”(即铁路、公路、基础设施)项目,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板块。
其中,“5G”是毫无疑问的亮点,成为各省份稳增长发力的重点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9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推进5G通信网络建设”列入2020年重点工作,其中有6个省市明确规划了2020年新建5G基站的数量,合计超过17.8万个。
据中国信通院预测,预计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未来5年工业企业开展网络化改造投资规模有望达到5000亿元。5G网络建设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
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的种种表现无疑是经济活动的投射。
2月份,在A股市场上,以5G、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概念股行情火爆。
不过,在疫情之下,原本就财力紧张的地方财政面对的压力更大。钱从哪儿来成为新一轮大基建投资中待解的问题。
从资金来源来看,专项债和政策银行金融债可能成为为基建“加力”的主要来源。
去年下半年以来,明确专项债发行用途、提前下达1万亿元专项债额度、允许专项债作为部分重大项目资本金等政策相继出台,意在提振基建投资进而稳增长。
3月4日,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司长欧鸿透露,下一步,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快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组织地方抓紧准备专项债项目等。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专项债的发行也在提速。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2230亿元,地方债提前批发行进度已达到66%。
中泰证券分析认为,从基建资金结构来看,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这三大部分资金占基建资金来源的90%左右。预算内资金的发力主要来自赤字率的上调和调入资金增加;自筹资金中,专项债和政策银行金融债可能成为今年基建发力的主要来源;受益于项目资本金比例的下调,基建领域贷款会有边际改善。(东财)
新闻推荐
海外疫情的严重程度超乎想象,受此影响,全球股市遭重创。要知道,美国第一次熔断发生在23年前,进入21世纪后,道指在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