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辽塔失修暴露监管缺位
乍暖还寒,草木枯黄,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的武安州白塔破败而悲凉……近日,有记者调查发现,这座约有1000年历史的辽代古塔已严重破损,甚至面临倒塌危险。然而,一边是辽塔岌岌可危,一边却是修缮工作慢条斯理——在“纸上”打转7年。
千年辽塔何以破败成如此模样?除了时间的风霜,漫长、低效的维修审批过程,也难辞其咎。据了解,从2013年提出修缮计划,到2016年加固工程获得国家批复,再到2018年才起草维修方案,至今上报的2次方案都被打回,辽塔在这7年间未添一砖一瓦。其间,因无人管理,数不清的人为破坏行为,也在消耗着千年辽塔的“生命值”。辽塔千疮百孔的背后,其实是管理上急需医治。诚然,文物修缮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简单地添砖加瓦,需要通过科学评估后方可动工。但是,文物修缮同样是一项拖不起、拖不得的工作,而严谨保守的工作态度,更不是修缮缓慢、缺乏科学推进工作能力的借口。
辽塔“纸上”修缮7年,除了暴露出当地文物保护工作的无奈之外,更反映了监管的缺位。一边是当地群众和文物专家的“干着急”,一边却是始终停留在纸上的着急,不能有效地推动修缮工作进行。文物修缮应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厘清文物单位管理体制,将文物工作纳入政绩考核,让真正该着急的人着急,才能根除文物修缮的“拖延症”。(广日)
新闻推荐
整治近一年,仍烦不胜烦 “95”号段为何依然是骚扰诈骗电话“重灾区”
据新华社电狂轰滥炸的推销、漫天撒网的电信网络诈骗……长期以来,部分“95”开头的电话成为骚扰、诈骗电话“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