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能助民企融资告别抵押吗?
信用贷款难申请、抵押贷款无房产……多年来不少民营企业陷于融资难的困局中。日前,天津一家金融公司依托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对企业订单的数字化监控,不需看企业主体信用、不需抵押即能融资。这种新的融资方式引发业内热议。
不久前,天津聚量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全国首单基于交易信用的ABS(资产证券化)产品,总规模1.28亿元,初始权益人为山东海王银河医药有限公司。
天津聚量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对山东海王银河医药有限公司5亿多元的订单进行逐笔核验,实现了逐笔物联网追踪和潜在风险实时预警。经过严格挑选,从中核准1.28亿元订单来发行ABS产品。
新的融资方式颠覆了以往的融资思维。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金融机构主要采取企业主体信用风险评估模式,即看民营企业的信用评级、担保抵押或要求具有核心企业的增信和确权,但现实中很多民营企业达不到这些条件。
“民企资金需求迫切,银行又无法掌握其风险不敢放贷。这是以企业主体信用为风险标准的情形下产生的"死结"。”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认为,这可以用交易信用融资方式来打破。
交易信用是国际上通用的融资方式,但此前金融机构限于技术原因,无法监管到每一次交易,因而难以应用到融资领域。
但以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则实现了突破。母公司聚量集团医药版块负责人钟声介绍说,基于交易信用的ABS产品通过新技术接入企业的销售系统、第三方平台系统,能摸清每笔资产的贸易背景真实性,即解决了主体信用模式下贸易背景无法验真的问题。
这也解决了民企最头疼的抵押难题。钟声说,数字技术使每笔订单交易全面透明,实现资产包可信、透明、可控后,金融机构不需要额外关注企业的主体信用,改变了以抵押物向银行贷款的传统方式,为没有抵押担保但经营效益较好的民企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山东海王银河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宪俊介绍说,新融资方式综合成本5%左右,与银行贷款相比差不多,但不需要看企业主体信用等级,不需要抵押。
对此,朱岩认为,这种方式帮助无法“自证清白”的大量民企实现了技术赋能下的资产包“软确权”,有助于解决许多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与此同时,新的融资方式将防控风险放到首位。朱岩介绍,物联网技术对资产包逐笔情况实时追踪,产生实时数据,再针对行业特性设置预警模型,提前告知金融机构可能存在的回款风险,为金融机构提供准确度较高的风险预警,这是传统金融机构不具备的。
此外,以首单ABS产品发行为例,天津聚量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与山东海王银河医药有限公司在银行设立共同账户,监管每一笔订单的实时动向,确保风险降到最低。
专家认为,融资新模式是一次创新尝试,而新模式需要新的监管方式。朱岩认为,要尽快启动我国金融创新的“监管沙盒”制度。“监管沙盒”是一套鼓励创新的规则制度,在“沙盒”内金融科技企业可以测试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这将有利于新型融资方式安全有效地为民企服务,切实解决融资难题。
(新华社天津5月27日电)
新闻推荐
抗疫特别国债要怎么用?新华社电22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国将发行1万亿元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