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的清廉官德
“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这是毛泽东对张之洞的评价。张之洞(1837年-1909年),字孝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同治二年(1863年),他以探花及第,成为清流领袖,在以后四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从翰林院编修一直干到朝廷首辅大臣。令人称奇的是,他一生都在升官,一生没有被贬,甚至没有受过任何处分,并最终成为慈禧临终的托孤重臣。他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影响深远,在近代实业、教育、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张之洞具有非凡的胆识,倡导新学,兴办洋务,不为世风所左右,旗帜鲜明地倡廉反贪,以廉洁自律的官德,成为清清白白为官的表率;以清正廉洁的官风,达到堂堂正正做人的目的。
张之洞曾说:“我所讲究者乃公利,并非私利。私利不可讲,而公利却不可不讲。”公私分明,公而忘私,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极被推崇的美德之一。张之洞以“公利”相诩,使他的廉洁思想有了更鲜明的特点。在他六十岁生日时,他关上门在两广总督衙门中过,有商人预先知道,“滕爆竹三万”前往祝贺,谁知他大门紧闭,谢绝纳客,商人只好将鞭炮带回自家燃放,被传为笑谈。
1909年10月4日,张之洞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便将几个儿子叫到床前,告诫他们“人总有一死,你们无须悲痛,我生平学术治术,所行者,不过十之四五,所幸心术则大中至正。为官四十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望你们勿忘国恩,勿坠家风,必明君子小人之辨,勿争财产,勿入下流。”据说他死后,家中“债累累不能偿,一家八十余口几无以为生”。就是他的丧葬费,家中也拿不出,多数是亲友和门生资助的。《清史稿》上对张之洞记载道,“任疆寄数十年,及卒,家不增一亩云”。《大清畿辅先哲传》也记载,张之洞死后“家无一钱,惟图书数万卷”。堂堂军机大臣、封疆大吏,死后却身无余财,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并不是张之洞没机会聚敛财富。张之洞一生经手筹建官办新式企业无数:在广东,就有枪弹厂、铁厂、枪炮厂、铸钱厂、机器织布局、矿务局等;调任湖广总督后,他以武汉为中心,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等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并开办内河船运和电讯事业。在此过程中,他要和多少机构、多少人商议、洽谈关于贷款还款、聘请人员、落实分配等事项,位高权重的张之洞只要稍有私心,就会捞个盆满钵满。但他不是这样,而是把住贪念、欲望的闸门,守住做人的底线,恪守清廉的为官之道。在汉口传教的英国人杨格非曾写下:“张之洞在中国官吏中是一个少有的人才。他不爱财,在这个帝国中他本可以是个大富翁,但事实上他却是个穷人。财富进了他的衙门,都用在公共事业和公共福利上。”
张之洞的廉洁操守,可谓始终如一。他所到各省,从不用门丁,不收门包,不收馈赠礼物。加上他平生性情好施予而不喜奢侈,请客宴会,送礼赏赐,都是用自己的俸禄,所以常常手头拮据,年关拿东西去当铺以解燃眉之急是常有的事。当时,湖广一带流传着一个歇后语:“张之洞当皮箱过年——习以为常。”武昌一些大当铺见是总督衙门拿来的皮箱,信誉有保障,也不开箱看里面是什么东西,每只箱子都给200两银子。开春后手头宽松了,张之洞必会派人用银两赎回箱子。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张之洞在自我评价时说:“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士争名,三不与无谓争闲气。”其中所蕴含的不争思想无不体现了其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精神和操守。
新闻推荐
外交部驳斥所谓“世卫组织对中国抗疫透明度不满”:与事实严重不符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记者伍岳)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3日驳斥了美国媒体称“世卫组织1月份曾对中国政府抗疫的透明度表达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