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加点料专家提醒: 听力障碍幼儿最好在6月龄内干预
本报记者卢智子
声声丽曲敲寒玉,句句妍辞缀色丝。人生如歌,五官之中耳朵给我们带来有声的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爱耳护耳,方可“听”见未来。那么,孩子耳朵痛怎么办,耳朵应如何护理,听力筛查未通过怎么办?记者采访了长期致力于听力学基础与临床研究,在儿童听力障碍诊断和治疗上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专家方旭华进行相关解答。
“值得强调的是,发现宝宝有听力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行动。因为只要在6月龄时及时干预,医学科技手段基本可以做到让孩子开口说话。”方旭华介绍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情况下不必惊慌,因为影响筛查结果的因素较多。
方旭华提醒,宝宝一定要在3月龄、6月龄时再进行诊断性听力学检查和医学检查。若超过6月龄仍存在听力障碍,且听力损失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要佩戴各种类型的辅助听力设备,配合语言方面的专业训练等。经过合理干预,听力障碍的孩子绝大多数都可以进入一个有声世界,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和其他孩子一起无障碍交流。
“孩子半夜里阵发性地哭吵,诉耳痛或者用手指着耳朵哭吵,且往往有鼻塞流涕或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有的甚至还伴有脓性分泌物,多半是小儿急性中耳炎。”方旭华介绍,小儿急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会发展成分泌性中耳炎,其结果会使听力下降,对患儿的生活和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
那小儿为什么容易患上急性中耳炎呢?方旭华介绍,小儿的咽鼓管较短,宽而直,呈水平位置,外加自身抵抗力较差。极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导致鼻腔分泌物增多或吐奶、咳嗽或擤鼻用力过大导致咽鼓管粘膜充血肿胀,纤毛运动障碍,细菌很容易到达中耳,引发急性中耳炎。此外,在不洁的水中游泳、跳水,不恰当的鼻腔冲洗等致病菌也会循着咽鼓管侵犯中耳;若挖耳不当,不小心将外耳道粘膜或鼓膜破坏后,引发细菌感染,也可能会蔓延到中耳腔,从而引发中耳炎。
一旦确诊患上急性中耳炎,家长在护理上应注意:洗澡、洗头时污水勿进入耳内;喝奶时尽量避免平卧位;禁止感冒期间游泳、潜水,禁止乘高速电梯、飞机等;禁止用力擤鼻动作,必要时到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治疗。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记者侠克)北京市卫生健康委18日通报,17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报告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1例、疑似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