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热点> 多彩国内> 正文

用生命翻译“莎剧”

海南日报 2020-07-19 07:47

■张帮俊

《莎士比亚全集》作为经典的世界名著,从它诞生起,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被争相翻译出版。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学者坪内逍遥译出日文版,被日本人称之为日本的骄傲。而与此同时,一位中国青年,也开始翻译此书,可谁也不曾想到,他会用十年之功,用毕生精力使莎剧翻译国上多加了个“中国”。而大作成功之时,这位叫朱生豪的年轻人却“油尽灯枯”,很遗憾地走完了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正如其妻宋清如所说:“凡前后历十年而全稿完成,夫以译莎工作之艰巨,十年之功,不可云久,然毕生精力,殆已尽注于兹矣。”

1935年,世界书局开始着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此时,之江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朱生豪有幸被推荐来此担当重任。早在中学时,他就接触到莎士比亚作品,也深深被这部巨著所吸引。但是,翻译这部巨著则需要才学与毅力。才学朱生豪具备,而真正促使他接下这个宏伟工程的是,他内心涌动着的民族心。因为,他从新闻上得知,在日文版莎剧出世后,有日本人嘲笑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莎士比亚的译本都没有。这让朱生豪非常生气,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他决心来填补这项空白。于是,他一头扎进了莎士比亚的世界。

为了确保莎剧的完整性,朱生豪收集了许多不同版本与参考资料。按照他的估计,差不多两年时间可完成翻译工作。然而,人算不如天数,就在朱生豪废寝忘食地工作时,抗战爆发了,神州大地已经容不下放一张书桌的宁静。日军进攻上海,在炮声中,朱之豪放在书局的大部分译稿与资料都在大火中毁于一旦。不久,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重写的译稿又因战火遗落了。没办法,待时局稍微稳定下来,朱生豪一家搬到嘉兴朱氏老屋后,他便开始“开快车”、“开夜车”加班加点赶写。他的工作效率惊人,半年时间就补译完丢失的稿子。

一张书桌,一把旧式靠椅,一盏小油灯,一支破旧钢笔,一套莎翁全集,两本词典,这就是朱生豪的全部写作家当。就在这一间农房里,他夜以继日专心译作,没有必出门不可的事,他可以不出这间书房。用朱生豪的话说:“饭可以不吃,莎剧不能不译。”当然了,他一心用在译书上,生活的重担就完全落在妻子宋清如身上,难能可贵的是,妻子一直是朱生豪背后的最大支持者,用她的话说:“为了帮助他实现理想,就必须在现实生活层面给他依托,别的可以省,饭不能不吃。”

由于长期超负荷熬夜工作,到了1944年春,朱生豪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但他还是,继续写下去。眼见身体一天天变差,他对妻子说:“莎剧还有5个半史剧没译完,早知道一病不起,就是拼着命也要把它译完。”就这样,他拖着病体一直坚持写作到生命的最后,1944年12月26日,朱生豪病逝,年仅32岁。

1944年,上海世界书局分三辑出版了朱生豪的莎剧译稿,共计27部剧本。这部凝聚朱生豪毕生心血的译作,被后世认为是迄今为止国内莎剧翻译的巅峰之作。许多人因为朱生豪才走进了莎士比亚的世界。一些外国研究者简直不敢相信,这高质量的译文是出自一位中国人之手。“他的才学固然令人钦佩,但价值更高的,是他的精神,尤其是,他那种一定为民族争一口气的志向和勇气,那种传播人类最宝贵精神财富的神圣使命感。”这想必,是后人对朱生豪的最高评价。

当现在众多的读者在享受来自莎翁的精神食粮时,也应感谢朱生豪,这位早该树碑立传的人物。

新闻推荐

外交部敦促美方停止对中国特定企业无理打压

据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许可、王卓伦)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7日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停止对中国的蓄意...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