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宅经济”:意外崛起还是未来趋势?
新华社记者姜琳阳建
买菜靠网购,吃饭靠外卖,教育靠网课,开会靠视频……疫情以来的“宅生活”带火了“宅经济”,一批新业态迎来爆发式增长,相关企业利润大涨。
“宅经济”到底是一场意外崛起,还是未来趋势?还会有哪些投资新“风口”?
“宅经济”带动企业利润“涨涨涨”
7月,位于湖南浏阳的盐津铺子智能烘焙生产线,几乎看不到操作人员。阵阵飘香中,成千上万个小面包在传送带上“行走”,然后被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疫情期间对代餐食品的需求爆发式增长,我们的面包、蛋糕、薯片等烘焙类产品供不应求,鱼豆腐等销量也高速增长。”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告诉记者,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5亿至1.3亿元,同比增长将近一倍。
“宅生活”给多个行业带来利好。钉钉、腾讯会议、百度网盘、猿辅导等远程办公、教育软件用户数量激增;叮咚买菜、盒马鲜生、拼多多交易量抢眼;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公司市值屡创新高。
在已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报中,“宅经济”相关上市公司利润涨幅惊人。速冻食品企业三全食品,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90%至420%;小家电热销的小熊电器,预计净利润增长80%至110%;游戏娱乐公司三七互娱,预计净利润增长35.5%至45.2%。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在国际贸易大幅萎缩的背景下,上半年“宅经济”产品出口也较快增长,笔记本电脑、手机出口分别增长9.1%、0.2%。
看似“意外”走红,其实早有准备
在部分专家和市场人士看来,“宅经济”走红看似一场“意外”,其实背后是相关企业早有准备、提前布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的市场变化,能够快速调整、顺应新需求。
“我们此前就看到快节奏、"宅生活"的趋势,因此对产品重点作出调整,推出了沙琪玛、小面包、酸辣粉等系列新品;花大价钱改造的智能制造"无人工厂",也在疫情期间凸显优势;再加上这几年大力发展电商业务,上半年业绩飘红在意料之中。”张学武表示。
实际上,无论是运动健身、智能家居、方便速食等相关产品热销,还是移动办公、远程教育、在线娱乐等相关服务需求激增,或是“直播带货”等销售方式备受青睐,这些“风口”在疫情前就已经显现。只不过疫情按下了“快进键”,加速了这些趋势,也倒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直播救急,数字化救命。”护肤品牌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这样总结。拥有数百家门店的林清轩年初一度业绩下滑90%,靠“电商”加“直播”很快实现“V”形反转。不仅线上销售额激增,6月份线下销售额也同比增长54%。
“过去是穿着数字化"新鞋"走在传统零售的"老路"上。直到疫情发生后,我们才发现2014年开始布局的数字化建设和原来积累的粉丝流量,为企业带来了生机。”孙来春说。
不少企业家认为,“宅经济”本质上是互联网经济,核心是数字化。新产品、新服务大幅提升了消费体验,迎合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红火是趋势,也是必然。
“宅经济”下还有哪些“风口”?
“宅经济”还能火多久?企业和广大投资者还能抓住哪些“风口”?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表示:“在信息技术进步及普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因素影响下,"宅经济"仍会继续火下去,未来一段时间都会以较快速度发展。”
专家指出,寻求投资机会,不仅要关注疫情带来的短期影响,更要把握疫情过后哪些消费行为和习惯随之改变,哪些改变将长期存在。
“疫情之后还会诞生很多新的商业机会。”长期研究企业的北京大学教授陈春花认为,线上娱乐、游戏、教育、知识付费和远程办公,零售业及物流配送、社区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智慧城市和大健康等领域,都会迎来不错的发展。
大势所趋,机会所在,从政策调整也能一窥端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不久前发布的9种新职业中,与“宅经济”密切相关的互联网营销师、信息安全测试、在线学习服务师名列其中。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近日公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包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数字化治理、产业平台化发展等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将得到政策全面支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宅经济”、数字经济发展以及5G时代来临,一大批“新风口”“新机遇”将随之而来。但企业能否站上“风口”、抓住机遇,归根到底取决于自身眼力、魄力和实力。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新闻推荐
没有“风格切换”,市场演绎的本质仍是“蓝筹搭台,成长唱戏”,两边都有机会,不是单边的独舞。“国家重视”:正如前证监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