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最后一个完整冰架坍塌给人类带来什么信号?
近日全球变暖再次释放信号。温度升高、极端天气频发、海平面上升,很多人也感到一年比一年热了。遥远的北极和南极正在发生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蝴蝶效应?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进行揭秘。
冰架坍塌
冰架坍塌带来什么后果?
加拿大海冰服务局近日宣布米尔恩冰架坍塌的消息,并称“气温高于正常水平、海上的风,以及冰架前的开阔水域都是造成冰架断裂的因素。”
河海大学国际极地环境研究实验室主任王召民告诉记者,南北极常年下雪,在陆地上形成了很厚的冰,这就是冰盖。而冰盖向海洋流动,海洋冰与陆地冰盖相连,就形成冰架。“简单理解,海水温度高于冰点,因此靠近海洋一侧的冰会逐渐融化,而内陆的冰较厚,所以内陆的冰就会往海洋一侧滑动,维持冰架的存在。”
而此次冰架坍塌带来的影响非常巨大。王召民介绍,一个非常重要的指示意义就是全球变暖。“以前两极有非常多的冰架,而现在加拿大境内的冰架几乎消失了。这就意味着北极增温非常厉害。”另一个影响是将给生存环境带来变化。“冰架崩塌后,会加速内陆冰流向海洋,最终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不仅是部分岛屿面临消失的威胁,许多国家沿海城市也面临严重环境问题,还会影响大气和海洋环流,风暴潮致灾概率上升。
为什么要研究南极冰架?
王召民所带领的团队近十年一直致力于研究海洋对南极冰架的影响。为什么需要重视南极冰架的研究?王召民表示,两极冰盖冰架都非常重要,但是南极陆地冰比北极陆地冰多得多。“如果北极陆地冰全部化掉,全球海平面会上升约6米;但南极冰全部化掉,海平面将会上升近60米。10倍之差,足以说明南极冰研究的重要性。”
北极正在迅速增温,那么南极处于什么状况?王召民介绍,目前南极大部分地区变暖还不明显,但是在南极半岛及其附近区域有明显增温现象。南极冰架坍塌也主要集中在这个区域。“从1979年有观测记录以来,南极海冰数量有增有减。但是近几年变化幅度特别大。2012年到2014年,南极海冰连续三年出现了创纪录的高值,2016年又骤减至最低值。近4年来,南极海冰也都偏少。”
王召民团队主要研究用数值模型解释海洋环流对南极冰架的影响。他表示,通过发展冰架-海洋综合观测系统,提高对南极冰架和冰盖变化的模拟和预测能力,将有利于预测全球海平面未来变化,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全球变暖
100多年来,全球气温上升约1℃
不仅是两极的冰雪变化,据央视网报道,欧洲热浪持续,专家警告,阿尔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上一块约50万立方米的融冰可能随时融化崩落,周边居民已经被紧急疏散。专家估计,到2050年阿尔卑斯山冰川或只剩一半。
这些无疑都是全球变暖的信号。“全球气温正在逐步升高,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的100多年来,全球气温升高了约1℃。”国家特聘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院长罗京佳说,最近50年里,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气候变暖后,陆地升温比海洋升温快,且中高纬度地区尤其是北极地区升温的幅度比低纬度地区要大。
世界气象组织此前发表声明称,2015年至2019年是有气温记录以来的最热5年。罗京佳表示,如果全球变暖持续,未来全球平均气温会一直增高,但也不是线性变化。此外,具体到全球各地,不一定都以高温的形式体现。“比如,有的地方可能更冷,有的地方更干旱。”
未来极端天气将更频繁
罗京佳说,在极端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大家印象深刻的1983年洪水、1998年特大洪水以及2016年的洪水灾害都是强厄尔尼诺产生的后续效应。可是这次不同,上个冬天没有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但今年却频繁发生暴雨洪水。”
罗京佳指出,洪涝事件增多也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因为温度升高,大气的持水能力就变强,从而增加了暴雨的强度和频次。”
“厄尔尼诺现象虽然只是中、东太平洋部分海域温度上升,但却可能造成全球各地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罗京佳表示,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未来的暴雨、洪水等灾害的次数和强度不可避免地将增多。此外,台风和龙卷风发生的概率也可能会增多,造成的破坏也会更强。
全球变暖将使1/6物种灭绝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兰州大学生态学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赵序茅告诉记者,气候变暖会导致部分动植物因不适应而发生种群数量减少、迁移、生态退化,一些濒危物种难逃灭绝厄运。“如果气候变化仍然以目前的进程发展,地球上1/6的物种会受到威胁。”
“对动物来说,最直接的影响是栖息地变化。比如在澳大利亚西部,热带鱼出现向极地蔓延的趋势,亚热带珊瑚礁大量死亡。”赵序茅说。此外,气候变化影响植物物候,也进一步影响了寄居其上的昆虫生活史。“比如蝴蝶和寄主植物之间出现物候不匹配,植物会在昆虫幼虫准备进入滞育期前死亡,从而影响整个生物链。”
不过,在赵序茅看来,气候变化最终影响还会落在人类自己身上。“目前,人类食物中17%的蛋白质来自海洋鱼类。全球气候变化改变了海洋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食物供给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对农业造成损失。在过去几十年间在温度上升和降水增加的综合影响下,水稻、玉米、咖啡的产量就出现下降。”他表示,气候变化还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细菌、病毒入侵,威胁野生动物以及人类的安全。(据现代快报)
新闻推荐
秋季学期到来,疫情防控怎么做 访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2020年秋季学期即将到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各校开学前应做什么准备?师生返校有什么要求?开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