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热点> 多彩国内> 正文

欧阳修改革文风

海南日报 2020-09-26 07:07

欧阳修画像。

■李云贵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

宋朝初年时期,社会上流行的文风讲求华丽,内容空洞。欧阳修读了韩愈的散文,觉得文笔流畅,说理透彻,跟流行的文章完全不一样。他就认真琢磨,学习韩愈的文风。他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得到第一名。欧阳修二十多岁的时候,在文学上的声誉已经很大了。他官职不高,但是十分关心朝政,正直敢谏。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事。为了这件事,他被降职到外地,过了四年,才回到京城。

这一次,欧阳修为了支持范仲淹新政,又出来说话,使朝廷一些权贵大为恼火。他们捕风捉影,诬陷欧阳修一些罪名,朝廷又把欧阳修贬谪到滁州。滁州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欧阳修到滁州后,除了处理政事之外,常常游览山水。当地有个和尚在滁州琅琊山上造了一座亭子供游人休息。欧阳修登山游览的时候,常在这座亭上喝酒。他自称“醉翁”,给亭子起个名字叫醉翁亭。他写的散文《醉翁亭记》,成为人们传诵的杰作。

欧阳修当了十多年地方官,宋仁宗想起他的才华,才把他调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以后,积极提倡改革文风。当年有一个名叫刘几的人,写文章就是所谓“石介体”(当时用以对抗骈文的另一股文风),险怪艰涩,深奥难懂,简而言之就是故弄玄虚不说人话。模仿的人很多。欧阳修对此深恶痛绝,他任科举主考官时,决心惩治一下这种故作高深,故作惊人之语的假大空文风。当年考科举的时候,为了防止作弊,有一整套办法。例如,考试前几个月,考官们就要集中居住,不与外界接触。每份考生的卷子,主考官都看不到名字,考卷也要有人重新抄写后,才能交给主考官审阅,防止有暗号或者认识笔迹。欧阳修看到一份卷子,虽然不知道是谁的卷子,但是,一看文章风格,正是刘几的做派。欧阳修说:这一定是刘几的考卷。于是,用大红朱笔从头到尾“横抹之”。古代文章是竖写的,“横抹”几乎就相当于今天的“打叉”,然后批了两个大字,“纰缪”。此后将该文张榜贴出,告诉天下考科举的读书人,这样写文章不行。揭榜以后,果然,这篇文章正是刘几写的。这一年,刘几当然没有考中。

几年后,科举考试再次举行。欧阳修看到刘几又参加了。阅卷时,欧阳修不知道哪篇是刘几写的,还是只能从文风上判断。他看到一篇文章,恰是刘几一派的文风,自然没有好评语。等到揭榜时,欧阳修却发现,这篇貌似刘几写的文章是别人写的。由此可见,刘几当年的文风影响是非常大的。而更令欧阳修想不到的是,这年科举第一名,恰恰是当年被欧阳修批为“纰缪”的刘几。原来,刘几吸取了几年前的教训,痛改前非,刻苦学习写作,文风已经大变样了。

欧阳修任科举主考官,这正是他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的文章,他一概不录取。考试结束以后,有一批人落了选,对欧阳修十分不满。有一天,欧阳修骑马出门,半路上被一群落选的人拦住,吵吵嚷嚷地辱骂他。后来,巡逻的兵士过来,才把这批人赶跑。

欧阳修严格要求改革文风,对于当时社会影响是很大的。欧阳修在大力改革文风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发现和选拔人才。许多原来并不那么出名的人,经过他的提拔推荐,一个个都成了名家。北宋嘉祐二年,欧阳修录取的进士,被称为科举史上的盛举。其中大多数人,在此后几十年里,都是北宋的名臣。这批进士中,《宋史》有传的共22人,日后做到三品以上高官的有9人,其中包括苏轼、苏辙兄弟,做到副宰相以上的有7人。不仅如此,宋朝几大学术流派的重要人物,如“洛学”的程颢,王安石“新学”的重要成员吕惠卿、曾布等,都在这次科举中同时被取。而后来“唐宋八大家”,有三人也是这一届科举同时被录取的考生,即两苏兄弟和曾巩。

欧阳修利用科举大力整顿文风,改革文风,成效十分显著。考场的文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考生们都能学着写出内容充实和朴素的好文章了。

新闻推荐

长三角4地法院签署一体化协作协议,提出18条新措施 探索建立电子卷宗相互查阅制度

新华社合肥9月24日电(记者张紫赟)沪苏浙皖一市三省高级人民法院24日在安徽省金寨县签署《长三角地区法院一站式多元解...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