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垦:打造现代农业航空母舰
在盐碱地上建成百万吨粮食基地,优质稻米进入全球供应链,拥有农机2万台、粮食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8%,农产品生产全程可追溯……这是拥有60多年历史的江苏农垦,改革创新取得的不凡成绩。
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农垦”)瞄准“垦区集团化、农场公司化”目标,持续推动系列改革创新:1996年成功实施江苏垦区集团化改革,成为全国农垦系统最早实现集团化改革的垦区之一;2018年全面完成18个农场公司化改革;在农垦系统率先打造种植业全产业链上市公司——苏垦农发股份公司;打造以现代农业为核心、医药健康、城镇开发等为支撑的多元化产业体系。江苏农垦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经济效益位居全国农垦系统前列。
“农垦改革兼具农业农村改革和国企改革双重属性。”江苏农垦党委书记、董事长魏红军说,“我们改革的主思路是深化垦区集团化和农场公司化。前者是目的,后者是基础和前提。”
一方面,在江苏农垦的规划中,农场公司化被放到提升垦区集团化水平视角下进行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集团公司着重打造企业国有控股、社会资本入股、个人参股的混合所有制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系,集团公司自上而下建立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委派财务总监、资金集中管理等方法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和控制力度。同时因“企”制宜建立薪酬考核制度,提升干部员工积极性。
保证粮食安全是江苏农垦的重要职责。江苏农垦围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求,将垦区农场同质同类资源整合重组,形成合力。
2011年,江苏农垦将100万亩耕地和相关人员、资产从农场中剥离出来,与大华种业、苏垦米业、苏垦物流三大龙头企业整合成立苏垦农发,专注于农业种植业生产与产业化经营。2012年,苏垦农发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不同于简单的资源叠加,江苏农垦的资源整合是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的全链条布局,涵盖了从种子挑选到播种生产到加工包装再到运输销售的全流程,有利于我们控制成本、提升质量。”苏垦农发相关负责人说。
自成立以来,苏垦农发依托自主经营种植基地这一核心优势资源,在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农业科技、品质管控和食品安全、品牌及市场等方面构建了领先的行业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苏垦农发已基本建立纵向一体化管控和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和较为完备的内控制度。对资源、资产、资金和人员实现统一管控;突出种业、米业两大核心产业,产业发展实现整体布局,下属龙头子公司进行专业化分工经营,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市场”的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种植过程“五统一管理”,即统一作物和品种布局、统一种子和农资供应、统一农业生产措施、统一农机作业标准以及统一农产品销售。
经过近些年的市场品牌积累,苏垦农发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主要产品小麦、水稻、大米、良种在江苏地区乃至华东地区已具有较高知名度。
目前,江苏农垦已经形成了以现代农业为核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集团旗下除上市公司苏垦农发外,还拥有国家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两家等“生力军”。
(来源:《农经》,内容有删减)
新闻推荐
美国亚马逊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的前妻麦肯齐·斯科特15日称,她在过去4个月向美国384家机构捐赠超过4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