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萍珠:钟情纸画艺术“袖珍姑娘”30多年钻研小小身躯绘出不平凡艺术人生
马萍珠是琼海市阳江镇人,5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停止发育,再也长不高了,至今身高只有1.2米,而且由于骨头缺钙,稍有不慎就容易骨折。每天只能靠轮椅陪伴生活,但磨难并未阻止她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
南国都市报记者陈康文/图
父亲是她艺术的启蒙老师
马萍珠的父亲是原琼海嘉积电影院的海报画师。会画油画和水粉画,还会一种用炭精粉画人像的民间技艺,他画的人物肖像十分逼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每一部新的影片推出前,在嘉积电影院的宣传栏中就会出现马萍珠父亲画的海报。为了让女儿长大后有一技之长,从马萍珠5岁开始,父亲就教她学习绘画,从炭精粉画像启蒙。
也许是源于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又或许是与生俱来对色彩线条的敏感,即使年仅五岁在忍受身体残痛折磨的情况下,马萍珠对绘画还是兴趣浓厚。在父亲的建议下,她开始学习碳粉画。自学初期,她独自在街头画像,面对众多围观者异样的目光,从自卑到坦然面对,经历了心理上的煎熬与适应。在作画上没有艺术基础,为给客人作一幅满意画像,她用真诚和热情多次修改,精益求精,直到客人满意为止。当客人拿到喜欢的画像给予她称赞时,马萍珠收获了自信与尊重。
身体行动不便,可她的思想却是活跃的,从最初的炭精粉画到工笔国画渐渐有了领悟,后来又喜欢上剪纸画、苏绣。萍珠说,虽然自己爱好广泛,学习各种手工艺只是为了充实业余生活,但剪纸艺术与工笔国画才是她的生活主题。
11月9日,记者在她租房处看到,虽然只有5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但室内收拾得干净整洁,扑鼻而来的是淡淡的纸墨香,画板、纸、墨、毛笔、剪刀,一套一套的工具整齐地分类排放在客厅靠窗桌面上。
静心创作婉拒办培训班
有一次有客人从网上联系她需要一幅《观音》的画,马萍珠费了半个多月时间,眼看即将完工时才发现,服饰上有瑕疵,越修改越不好。于是,她重新又花了20多天时间才完成这幅作品。正是她有这种追求完美的创作精神,她的绘画和剪纸作品被送到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展出并获得奖项。
1993年,马萍珠参加中日美术交流展获得银杯奖,作品《中日友好》在日本展出并被日本兵库县太阳美术馆收藏;剪纸作品《民族大团结》1995年参加庆祝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的美术作品展上获奖,该作品在北京颐和园展出并被收藏;1997年马萍珠的作品在参加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全国青少年“遇仙杯”书画比赛中获铜杯奖,并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颁奖典礼。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时,马萍珠的心愿就是办一个以弘扬奥运精神为主题的画展,最终,在省委宣传部、省美术家协会与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她成功举办了“生命力的另一种表现”个人剪纸艺术展,并将卖画所得的款项捐赠给海口福利院,给孤残儿童送上自己的一份关爱。
目前,马萍珠被吸收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海南民间文艺家会员,同时也是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的剪纸社务委员。
三年前,她跟家人提出想一个人出去学习独自生活,也方便创作。搬到廉租房后,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从去菜市场买菜到衣食起居,她都是靠坐在轮椅上用双手去完成。
每天早、中、晚有固定的创作时间,静心创作。以前马萍珠办过学生假期绘画启蒙班,受到不少家长的好评。现在有些家长慕名而来想请她做家教或办个绘画培训班教孩子绘画,马萍珠都婉言谢绝。她说:“现在是人生中最有激情的创作高峰期,在这三年她想在艺术创作上有个新的突破,不想分散创作精力。”虽然经济收人有限,但在马萍珠的内心,一直有这样的一个世界:热爱生命,快乐创作,尽情地投入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当中,在艺术的道路上要追求更高的目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彦杨晓晖通讯员王敬雄陈超英)11月14日,一男子在琼海市嘉积镇因无理取闹,还阻碍交警执法,被琼海公安交警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