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聊侃“客家村”

海南农垦报 2020-06-05 09:17

海南农垦原东平农场的立新队,被坊间称为“客家村”。

这个始建于1954年的“客家村”,曾名为丰收队,上世纪60年代“破四旧、立四新”时更名为立新队。

建队初期,“客家村”还是山旮旯,一片蛮荒,瘴气侵袭、山蜞遍地、人居茅屋、木板当床、河沟当井、砍岜开荒、垦殖种胶……生活、生产条件都十分艰苦。来自广东梅州地区梅县、兴宁县的30多名“客家”民工,从海口步行几天才来到这里,成了立新队的开队元老。

当时“队语”理所当然是客家话(涯话)。后来随着队伍不断壮大,加入了来自广东、浙江、山东、安徽等地的退伍军人,潮汕的社会青年,以及广州、海口、湛江、汕头知青等。虽然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职工讲的是南腔北调的普通话,但是到了立新队都被“客化”,全都学讲客家话。

梅州一带的客家人早期从中原迁徙而来,这些外来移民称自己是“客户”,是“客家”,是“客家人”。纯正客家话是以梅县话为标准音,客家话保留了大量唐宋时期的古汉语音韵,又与普通话有很多相近之处,其声调清亮舒缓、富有音乐感、娓娓动听、朗朗上口,难怪到立新队的人很快就学会了。

客家人纯朴善良,性格外向、豪放和热情。有客来到,他们满脸笑容,远远就打招呼,声音高,嗓门大。他们还有刻苦耐劳、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特性。客家妇女,耕、种、樵、臼、炊、纺织、缝纫之事,皆能一身兼之;事翁姑、教儿女、理家政、井井有条。立新队梅县籍的池菊香就是代表人物之一,她工作出色,年年被评为先进,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她家还曾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和睦家庭”称号。

到立新队的人,耳闻目睹客家人的一举一动,见贤思齐,不仅学讲客家话,就连客家的习俗也学得八九不离十。如客家人爱唱山歌,非客家籍的职工也学着唱,跟着对歌;客人来了也学做客家菜酿豆腐,以五花猪肉为主,配上少许香菇、鱿鱼、虾仁等,加上味精、盐做馅,将馅酿进火柴盒大小的豆腐块中,用植物油熟炸,再转煲10多分钟即吃,颇受客人青睐。

重文化教育、尊师重道,是客家人一大特性。他们常常说:“不读诗书,有目(眼)无珠。”有童谣唱:“蟾蜍婆,蟾蜍婆,罗咯罗,唔(不)读书,无老婆。”客家地区对教书人尊称为先生,对教书先生的妻子尊称为先生娘,他们信奉“天、地、君、亲、师”的信条,认为教师的职业是尊贵的。

从梅州一带来到立新队的客家人仍然保留着这样的习惯,他们省吃俭用,教子读书,望子成龙。客家村的子弟也不负众望,长大成才,为客家村争光。几十年来,有近百名子弟考上大学,其中不乏国内名校。兵团时期,客家村子女李小玉、林明炳分别考入中山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成了客家村的首批大学生;邹岳华家的孩子邹海金、邹真金、邹正金、邹坚金,分别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学府;职工子弟邓君考上复旦大学,李海平考上清华大学……

客家人行走天下,在海内外商界有很多成功人士,因此也有“东方犹太人”之称。客家村的后辈先后有300多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下海经商,有的成功开办自己的公司,有的成了知名老总,有的成了农场的首富之一。

业有所成,回馈家乡。“客家村”的子弟在立新队创建文明生态队,常常主动捐款助建做好事。

“客家村”北边油麻岭山下的水井建于上世纪80年代,井水清晰透底、甜润可口、终年不枯,遇天旱外单位断水的人们,都提桶开车前来取水。那些久离客家的村民或回城的知青回访客家村时,必到水井看看,喝口甘甜的井水,并用井水抹抹脸洗洗脚,沾点灵气,期望“油麻(芝麻)开花节节高”。为了净化水井,“客家村”职工子弟捐款在水井的外沿砌了一圈挡水墙,还添加了河沙过滤层,在周围栽上花木,扩建了井旁方便人们行走的小桥,并在井旁的抽水机房墙上挂上“母亲井”的牌匾。

从“客家村”到场部的几公里混凝土路,因雨水多,加之重车碾压两边的路肩,造成路基坑洼不平,给出入客家村的人们带来不便。“客家村”子弟们便出资修路,并给这段路命名“父亲路”。

如今,已年过“花甲”的“客家村”,越变越年轻、越变越富有、越变越靓丽,成了名副其实的“丰收队”“立新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只见挺拔的椰树、高耸的槟榔树、黛绿的橡胶林、婆娑的翠竹、柔韧的花梨,与万绿丛中一点红的三角梅浑然一体,装扮着雅致的环境;一条大道贯通全村,成了客家村的新街,纵横交错的混凝土村道通到各家各户;大街两边的民房、店铺修缮一新,30多座错落有致的楼房掩映在绿色的环抱中;队部前花坛中“立文明新风,创生态美景”的大字,彰显着这个生产队的辉煌和对未来的憧憬。

为了满足村民的互相沟通、传播信息、了解村情,村民间建立了客家村微信群,并在群中发起组织村民大团聚的建议,让客家村里和客家村走出去的子弟、村民返村相聚大团圆。

为客家村的大团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村内村外齐上阵。外出的200多名老村民、村民子弟,依时从全国各省、港澳地区返村团聚。村民们喜相逢,百感交集,泪洒衣襟,情不自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满村都是客家音。

乡愁是什么?有人说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历代描述乡愁的佳句比比皆是,最经典的当属唐代诗人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客家村人的乡愁是什么?一句话:“五湖四海一家亲,天南地北思故乡。”

新闻推荐

剿灭长棘海星修复海洋生态琼海80多名渔民赴西沙群岛捕捞长棘海星

■本报记者刘梦晓“我们这次出海,一定尽全力剿灭长棘海星,为海洋生态环境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6月4日一早,在琼海市潭...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