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小故乡情
发小,从小相伴长大的玩伴。
1953年,在遐迩闻名的红色娘子军故乡、万泉河畔诞生的原东平农场,在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海南农垦东平人用青春与热血,智慧和汗水,经受各种考验,以惊人的毅力和卓绝的奋斗精神,为了发展橡胶事业,书写了一章章壮丽的诗篇。
这次发起回东平聚会的发小,就是地地道道的垦二代。他们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的做了教师,有的入伍当了兵,有的做了医生,有的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了企业家……大多数人都离开了农场,工作、生活在祖国各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勤恳工作,演绎着精彩的人生。如今,这些发小都是已过知天命或花甲的退休人员,成了爷爷、奶奶级的人物了。
原东平农场曾是这些发小的第二故乡。离开农场几十年后,大家心中那股对故乡眷恋的情感油然而生。有人带着年迈的父母旧地寻踪,有人因为同学聚会重回农场,有人专程携子女故地重游。这些都成为发小们抒发自己心中情怀的点滴。
金秋十月,在离别40多年后,发小们从各地风尘仆仆地汇聚到昔日的东平农场。
兵团时期二师三团政委魏一贤的孩子魏志强、魏志坚兄妹分别从广州、惠州回来了;林一师的干部、场长黄继尧的孩子黄杰林、黄飞南兄妹分别从广西、海口回来了;原农场政治处主任魏瑞龙的孩子魏静群、魏伟平、魏益平三姐弟分别从湛江、海口回来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发小们在下榻的宾馆久别重逢,人声鼎沸,群情激荡,热泪盈眶,握手拥抱,个个感慨万分,久久地凝望着那一张张历经沧桑的脸孔,互相呼叫着那曾经熟悉而又疏远了的名字。
在报到的当天晚上,聚会启动仪式就在原东平中学(现为琼海市民族中学)举行。启动仪式有声有色,首先是别开生面的“你来比划我来猜”的猜成语游戏。原机关两栋房的发小分成两组,一组手持诸如“三心两意”“五体投地”的成语牌,另一组一人背对持牌者,一人根据成语的意思模拟动作,让背对持牌者猜成语,输者都要表演节目,节目的内容、形式都要与儿时的活动有关。结果输者有的唱起了儿歌,有的表演了一段自排、自演过的“对口词”等等。大家你推我拉互不相让,有人被发小表演的节目笑弯了腰……
第二天,是聚会活动的重头戏——造访原老场部机关干部两栋宿舍旧址,寻找儿时的记忆。老场部干部宿舍的两栋老楼房,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发小们一到故地,就寻找自家的房子。
“找到啦,找到啦!”“快来看,这是我们家原来住的房子。”发小的呼喊声此起彼伏。面对昔日的房子深情地看一看、摸一摸、亲一亲,喜极而泣、情满故居。有的以房子为背景自拍留影,有的兄弟姐妹在房前留影,有的打开“抖音”视频来个现场直播,将房子的现状、发小欢聚的动人场面传给亲人、朋友们分享。
随后,发小们开始寻找记忆中的广场。由于场部的搬迁,原广场已不是文体活动中心,成了一片职工住宅地。发小们凝视故地,遥想当年每每放电影时,就早早搬凳子去占位,有时还出现争执不休而相骂打架的情景,回想那百看不厌的电影“老三战”的趣事,都禁不住笑了。
发小们离开老场部的两栋老房,来到盖寮苳“新场部”。说是“新场部”,其实1972年建的“新场部”,已有40多年的历史。
从老场部到新场部,当年地方商业局仅有的百货、日杂、副食、茶店等几间瓦房店铺早已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银行营业所、移动通讯营业部、超市大楼等。在物资匮乏而凭票供应的年代,发小们印象较深的应是星期天跟爸妈拿着粮票,在茶店排队购买每天定量供应的馒头、包子解馋的情景。岁月如歌,如今老场部门前已拓展为门类齐全、绵延2公里的商业街,只见街树黛绿、店肆林立、车水马龙、人流不息。
午后的聚会选在了绿树掩映下的农家乐,这里环境优雅,空气清香,鸟语花香,四周被姹紫嫣红的三角梅、蔷薇、喇叭花环抱,房前屋后种有菠萝蜜、木瓜、龙眼、百香果等。室内有大厅、小包间,还有可供卡拉OK的小间。农家乐以当地乡下的土鸡、水鸭、谷鹅、万泉河鱼虾等招徕来客,还有木薯、椰子糍粑、苗家五色饭、鸡饭、鹅饭作为主食。酒香不怕巷子深,不知哪位发小发现这个理想中的“桃花源”,大家在此唱啊,跳啊,道不尽的情深意长。
40多年后的重逢,难忘的聚会,发小们述说童年不老的故事,心中荡起久违的涟漪。组委会编辑了名为《发小情深,童心永驻》的聚会纪念册珍藏本,把重逢之乐、发小深情、通讯名录浓缩其间,将瞬间化为永恒,成为今后发小们联系沟通、增进情谊的桥梁和纽带。
新闻推荐
本报东红8月24日电(特约记者王壮)近日,琼海市大路镇东红居组织工作人员走访慰问辖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为孩子们送去学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