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有幸参与论坛Logo的多次设计修改倾心打磨年会主视觉形象
海风习习,椰树婆娑,又是一年春暖花开!转眼,博鳌亚洲论坛已走过20个春秋。犹记得,1999年初次听说要在“小渔村”博鳌举办国际性论坛,我惊讶万分。十分幸运的是,我成为博鳌亚洲论坛Logo设计者。20年来,论坛Logo经历多次修改,我都有幸参与其中。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黄婷/文李昊/图/视频
意外而光荣的任务
大概是在1998年,我受邀为博鳌旅游度假区设计VI,多次到博鳌考察。那时博鳌还是一个原生态的小渔村,没有高楼大厦,全都是砖瓦房,道路也多泥泞难行。记得我第一次开车去博鳌,刚好下过一场雨,我的车一下陷进潮湿的泥土无法行进。
1999年,关于博鳌亚洲论坛的构想诞生。面对这一伟大构想,想想博鳌当时的“滞后”,我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
不久,论坛筹备委员会邀请我为论坛设计Logo。再次来到博鳌考察,我有了不一样的发现:这是个安静淳朴的小渔村,村民们都很友善质朴;泛舟万泉河,两岸的树林郁郁葱葱、景色优美。想到此处将成为世界的焦点,我心潮澎湃。
考察结束,我开始投入标志设计。虽然此前有海南航空等知名企业标志的成功设计经验,但首次参加国际会议的标志设计,对我是全新的挑战。
我搜集了大量国际会议形象设计资料,还和负责筹备论坛事务的不同部门进行沟通、商讨。一次次推倒重来。徒手画的设计稿修改了上百次后,我最终采用了这样的方案——博鳌亚洲论坛应该突出“亚洲”,所以用论坛英文全称“BOAOFORUMFORASIA”,并把“ASIA”作为主视觉的焦点放大,当成标志的核心元素。同时,采用用亚洲地图陆地板块,用半开放的弧线形成球形造型。此外,Logo中间用一条黄色的弧线连接起左侧的地图并贯穿右侧的“ASIA”,既让地图看起来更像个球,也有交流互动的寓意。在颜色上,主色调为象征着纯净、永恒具有国际性的蓝色,弧线用黄色,是亚洲人黄皮肤的象征。
2001年2月27日,我设计的Logo出现在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上。
在传承与创意间舞蹈
此后,我作为主笔对博鳌亚洲论坛标志进行多次修改。
论坛组委会要求,一方面要保持设计风格的一贯性,另外要在具体形式上创新。每次,我都全身心投入,让思维在传承与创意间舞蹈。
2011年,恰逢论坛成立10周年,我采用世界地图板块的图形、船帆造型及地球的经纬线条等作为整体形象设计元素,构成数字“10”的造型,既表达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同时也寓意博鳌亚洲论坛发展一帆风顺。Logo主色调采用代表希望的黄色,寓意亚洲蓬勃向上的生机。
同年6月,Logo修改工作再次启动,运用透视的表现形式,使亚洲版块造型位于世界的中心,与半开放的球形弧线有机结合,象征着21世纪的亚洲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也体现了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宗旨。新的Logo通过层层的评审出现在2012年的年会上,并沿用至今。
除了设计博鳌亚洲论坛的标志外,从2003年年会开始至2020年,我每年还要为论坛年会做主视觉形象设计,用于会议的宣传与推广。印象较深的是,2018年年会主题确定后,我听取了论坛秘书处的反馈意见,在三天内,几乎不眠不休地设计了六套方案提交给秘书处。直到设计稿被选用的消息传来,我才松了一口气。
20年见证博鳌成长
我与博鳌亚洲论坛一起走过20年,亲眼见证了论坛的发展壮大。
2001年,首届年会在只能容纳几百人的膜结构建筑中进行,如今,现代化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可同时容纳数千人。论坛成立之初,附近的酒店很少,参会的很多人员需要到琼海市区的酒店入住。2013年,国际会议中心正式使用,住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参会人员闲暇时还可到高尔夫球场放松娱乐。
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带动下,博鳌从曾经的小渔村发展成国际知名小镇。如今,博鳌建了高铁、机场,交通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美了。
博鳌亚洲论坛早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我相信,随着论坛的不断发展,未来它将更好地为中国形象增光添彩,推动中国乃至亚洲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助推全球化发展。
新闻推荐
中远海运博鳌有限公司东屿岛旅游度假区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周德高:“让嘉宾处处有舒适便利的感受”
■本报记者袁宇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在夕阳下,沿着博鳌东屿岛的美丽海岸线走一走,是件令人赏心悦目的快活事,也是周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