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出去见世面,如今在博鳌见世面从夜宵摊到琼菜饭店
坐在自家二楼的天台上,我能看见博鳌镇上的高楼。20年里,天台的风景一直在变,从冷冷清清的土路,变成如今车水马龙的大街。
2001年8月15日,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结束半年之后,我和符新苗领了结婚证。从一家小小的夜宵摊开始,到经营饭店,我的生意越来越兴旺。20年的时光,博鳌给了我一个幸福的家庭。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贺立樊/文李庆芳图/视频
回到博鳌:
在博鳌也能见世面
我出生于1975年,在那个年代,博鳌的孩子都喜欢去海边玩,我也不例外。那时的博鳌是一个小渔村,孩子们结伴下水摸螺,渐渐发现了博鳌独特的地方。
在万泉河的入海口,大乐桥附近几百米的水域内,有一种指甲盖那么小的螺,我们称之为“小海瓜子”。它们生活在半咸淡水的水域,肉不多,但是吃起来特别有味道。附近的乡亲们用簸箕去捞,每年都能挣到不少钱。
长大后,我去海口从事餐饮工作,吃过各种各样的螺,但是只有博鳌的“小海瓜子”,才有那种独特的口味。说来也怪,它们的数量始终不减少,繁殖速度惊人,每年都能给乡亲们提供收益。
我想,这也算是博鳌的独特之处吧。
1996年,21岁的我学成归来,在博鳌镇上开了一家夜宵摊。那时的博鳌镇并不热闹,每天晚上的客人都是熟面孔。
日子就在夜宵摊的烟火气中流逝,直到2000年,我突然发现店里多了不少陌生的面孔。他们是参与博鳌亚洲论坛建设工作的工作人员,他们告诉我,博鳌很快就会变得“不一样”。
2001年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召开后,我意识到,博鳌真的“不一样”了。
我的夜宵摊每天晚上都是客人爆满,人多到连啤酒都不够喝了。我不停地加座,座位一直排到街角,电灯也照不到,只好每桌点一根蜡烛。
从那天开始,博鳌的每一天都在变化,酒店、商场、小区,甚至是商业街,就像漫山遍野的鲜花,迅速开遍整个博鳌镇。有些地方几天不去,就会变得不一样。
那些出去见世面的年轻人回来了。他们对我说,在博鳌也能见世面。别的不说,就连在街上开间便利店,都能时不时碰到几位外国人,顺便练一练口语。
我的餐饮生意也享受到博鳌发展带来的实惠,开了夜宵摊,又开早餐店,还开了一家琼菜饭店。生意越来越好,我也决定从此留在博鳌。
2001年,我花了17万元,在鳌贤街盖起了新房。那一年的8月15日,伴随着博鳌亚洲论坛的春风,我和符新苗结婚了。
有些荣幸,今年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周年,也是我们结婚20周年。有些感慨,如果不是博鳌亚洲论坛,我也不会拥有现在这个幸福的家庭。
爱在博鳌:
与妻子恩爱相伴20年
1994年,我和符新苗在一家餐饮店见面,我们是同事,她是琼海塔洋镇人。我于1996年回到博鳌之后,就没有再和她联系。谁知缘分凑巧,1997年,我在博鳌见到了符新苗,她过来帮人看店。
两年之后,我的早餐店开张了,我对她说,到我的早餐店来帮忙吧。
就这样,我们走到了一起。
随着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正式召开,博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也焕然一新,我和阿苗顺利步入婚姻的殿堂。此后20年里,我们夫妻同心,经营着小家,也经营着餐饮生意。
2012年,我们的小女儿出生了。此时,我们的大儿子才10岁。爱人既要忙着店里的生意,又要照顾两个孩子,每天忙到深夜,回到家里还得打理家务,半夜又得起来给小女儿喂奶。
那段时间生意很忙,爱人累得坐着都能睡着。我们都很辛苦,也很快乐。
如今,我的大儿子已经成了大学生,每年寒暑假都在博鳌的各大酒店和商场实习。他对我说,老爸,我们生活在博鳌真好,家门口就有大企业可以实习。
现在,小女儿已经读到了三年级,每个周末,我都带她去海边玩。
20年过得很快,我已经年近半百。我一直庆幸当初回到博鳌的选择,这个选择,让我有机会和博鳌一起成长。而博鳌,也给了我一个幸福的家庭。
新闻推荐
东太农场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在胶园中重温入党誓词。林志勤摄本报海口4月15日讯4月9日,海垦东太农场公司组织开展主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