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市七连屿党工委、管委会:情系岛礁渔民 建设美丽家园
阳光明媚、视野开阔的时候,站在三沙永兴岛的最高处,往西北方远眺,可以隐约看到一座座小岛沙洲串起“珍珠项链”,轻轻地摇曳在“南海姑娘”的颈项上,这就是七连屿。
七连屿党工委、管委会自2014年7月24日成立以来,全体党员干部团结务实、凝心聚力、实干创新,使这片热土和海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环保措施逐步完善,曾经荒芜脏乱的七连屿变得越来越美;岛礁渔民也因为民生基础设施不断建设,日子越过越舒心。
保护岛礁生态
让“沙洲”变“绿洲”
时光回溯到2014年7月,三沙市七连屿党工委、管委会成立伊始,配备了一名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一名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以及2名工作人员。走马上任时,岛上渔民心存疑虑,认为这些干部都是来走过场的,根本住不下来。当时的七连屿党工委、管委会所在地赵述岛,缺水少电,一入夜,整个岛礁漆黑一片,没有机械设备,没有运输船只,遍地都是垃圾和螺壳,臭气熏天。
经过调研,改善岛礁居民居住环境成了头等大事。党工委干部带着渔民站在垃圾堆上,每天汗流浃背地清理岛礁垃圾。“岛上的环境卫生一天一个样。”七连屿党工委书记王春说,半个多月下来,大家共清理了社区5个大型垃圾点,足足用手推车装了500多个来回,岛上的“脏乱”问题解决了。
如今,岛礁环境整治已成为常态化,七连屿党工委、管委会每周定期组织公务员队伍及渔民开展“爱岛日”活动,维护岛礁卫生清洁,加强垃圾处理以及污水治理。
西沙洲曾是一片荒芜的沙洲。七连屿党工委、管委会成立以来,大力开展“增绿护蓝”行动,近5年时间,七连屿党工委干部带领岛礁居民顶烈日、战酷暑,克服高温、高湿、高盐的恶劣气候影响,在沙滩上种植大批树木,让“沙洲”变“绿洲”。
短短几年时间,西沙洲已经有了全新的模样,岛礁被绿色植被覆盖,一大片木麻黄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在赵述岛,环岛路两侧景观树木郁郁葱葱、错落有致,岛上生机勃勃。“环境好了,"海鸟不登赵述岛"成为了历史。”王春说。
“岛长”是三沙市为改善各岛礁生态环境专门设立的职务。七连屿党工委副书记邹志担任七连屿总岛长,下设8个分岛长,分别由管委会干部和居委会党员干部担任。邹志介绍,“岛长制”在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破坏岛礁海洋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查处,岛礁生活污水和垃圾全面实现集中收集处理。
为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近年来,七连屿党工委、管委会建立北岛海龟保护中心,划定海龟、海鸟核心保护区域,安装了相关监视监控设施,严格禁止无关人员私自进入该核心保护区域。据介绍,近年来,七连屿海龟上岸产卵和季节性候鸟数量逐年增加。
完善民生保障
让渔民生活有甜头
曾经的赵述岛上,几乎没有像样的建筑,渔民生活在数十座矮小简陋的毛毡房内。为解决岛礁渔民居住问题,七连屿党工委、管委会开展了大规模的渔民搬迁,积极推进渔民定居点建设,先后完成两期共73套配套建设。如今,驻岛渔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党工委一班人至今还居住在简易临时板房内。
曾几何时,被大海包围的赵述岛上,因为缺水少电,渔民正常生产生活举步维艰。几乎所有的七连屿居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没有淡水,喝雨水、用雨水成了没法选择的事。”如今七连屿各个岛礁不仅引入了海水淡化设备,还有两台24小时供电的150千瓦发电机,渔民家家有电视机、冰柜,还有太阳能、村村通、户户通,渔民能收看到50多个电视频道。
交通出行不便也长期困扰着岛礁居民。为此,七连屿党工委、管委会协助有关部门推进赵述岛码头建设,帮助解决群众交通运输难的实际问题,坚持免费为驻岛渔民提供海上交通运输。五年来,累计免费运送人员9000余人次,运送物资共计12000余吨。
为了保护礁盘生态,七连屿党工委、管委会还为岛礁上的渔民提供了大量公益性岗位,让他们顺利转产,“洗脚上岸”。渔民有的当上了卫生员、有的当上了清洁工,有的负责养护机器,生活有了保障。
为满足岛礁居民的看书需求,七连屿党工委、管委会特地购置了2000多本新书补充进图书阅览室,让大家有更多的读书选择。七连屿党工委、管委会还购置了音响设备,组织居民跳起了广场舞,使祖国最南端的广场舞成为七连屿的一张“文化名片”。(本报永兴岛6月29日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卫小林通讯员王治科)5月10日上午,由三沙市委宣传部和海南省电影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的三沙市爱国主义电影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