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瓜菜、热作水果、畜牧养殖、农旅融合 三亚农民生产方式向现代化产业化多元化转变
崖城农民在收水稻(摄于2007年10月,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孙清 摄这是2012年拍摄三亚农民利用机械收割水稻的照片。本报记者 孙清 摄本报记者汪慧珊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三亚有计划地实施各类农业项目综合开发,培育高效农业,发展设施农业,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机制,奠定“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格局。2010年,三亚粮食播种面积12666.67公顷,总产量达4.79万公斤;全年农业总产值3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
随着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三亚逐步形成了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畜禽养殖和农旅融合等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7年,农业总产值104.11亿元,同比增长4.7%;农业增加值43.89亿元,同比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70元,同比增长9.1%,增速高于全年目标0.6个百分点。
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1991年后,三亚农业结构调整的方针是"调优、调精、调高",至2005年形成了冬季瓜菜、热作水果、海洋渔业和热带花卉"四大优势"产业群。”据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间,三亚有333.33公顷以上南繁育种基地3个,666.67公顷以上冬季瓜菜基地3个,66.67公顷以上高位养殖虾基地3个,66.67公顷港湾渔排养殖基地2个,工厂化养殖鲍鱼基地3个,万头养猪基地1个,形成规模的热带兰花基地3个,初步形成“西部菜、东部果、南部渔、北部特”的产业新格局。
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使农作物品种结构得到优化。2003年,三亚引种哈密瓜新品种“西域三号”“金凤凰”“绿宝石”,种植面积达133.33公顷,并引种台农一号芒果、新一号无籽西瓜、珍珠番石榴、台湾蜜枣、火龙果,推广养殖热带九孔鲍鱼。引种名贵兰花石斛兰、文心兰、蝴蝶兰,产品销往广州、上海等岛外大城市。大力推广茄、瓜类嫁接苗种植。当年8月,三亚市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第二批无公害瓜果菜(种植业)种植示范基地市称号。
2004年,三亚冬种茄、瓜类嫁接苗种植面积达4000公顷,占计划面积7333.33公顷的54.5%,主要种植的嫁接苗有西瓜、蜜瓜、青瓜、苦瓜、茄子等。推广养殖三元杂交猪、优质牛、良种鸡、优稀特种鸭。除品种结构得到优化外,还推进农业标准化工程,生产无公害精品。至2010年,全市有4666.67公顷瓜菜基地获得省农业厅认证为无公害生产基地,3家企业7个瓜菜品种获得农业部认证无公害产品称号。
随着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如今三亚逐步形成了冬季瓜菜、热带水果、南繁育种、畜牧养殖和农旅融合等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2017年,三亚农业总产值104.11亿元,同比增长4.7%(产值按现行价计,增速按可比价计,下同);农业增加值43.89亿元(不含林业和渔业,下同),同比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70元,同比增长9.1%,增速高于全年目标0.6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全市农业总产值74.17亿元,同比增长4.8%;农业增加值45.56亿元,增长4.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48元,同比增长8.9%。
下转2版上接1版
产业发展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从种植两亩水稻年收入不到千元,到后来种植冬季瓜菜年收入近万元,再到如今加入百香果合作社,每月进账3千元,年底还有分红、地租、养殖业的收入,年收入近5万元。4年间,育才生态区那受村村民苏其文体会到了从产业单一向多元化转变、从挣扎在温饱边缘到致富奔小康的翻天覆地变化滋味。
近年来,育才生态区引进火龙果、百香果等一批产业,以多产业模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村民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36岁的苏其文在政策的扶持下,加入百香果种植基地,当起了工人,凭借着勤劳与肯干,他不仅学习到了百香果的种植技术,还将在百香果基地里发展养鹅产业。2016年,苏其文通过发展冬季瓜菜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年进账4万元。
去年,三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产业扶贫为试点,建设那受百香果种植推广示范基地,并和村里的5户村民签署了合作意向书,苏其文便是其中一户。
“他们提供资金和技术,我们只需要提供土地,就能到百香果种植基地干活,有稳定的月薪3000元,每年还有1000元的土地租金收入和年底分红。”苏其文算好了这笔“致富”账,毅然加入合作社,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苏其文说,接下来,他还打算发展养鹅、养猪等产业,通过种养结合的模式,拓宽致富道路,念好致富经。
建立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在家门口挣钱……以前,这个黎村的老百姓可是想都不敢想。但自从"台楼庄园"卖出了第一批农产品后,村民们就看到了希望。”天涯区台楼村党支部书记麦少华说,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群众的收入,让他们的产品能够远销,天涯区依托“互联网+”,在台楼村发展“台楼庄园”电商平台,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台楼庄园接纳涵盖果蔬、肉类家禽、农土特产等各类农产品。
“去年养了第二批鹅,共100只,电商帮我们卖掉70多只,一只卖到160元。”台楼村保家山小组村民麦福心难以控制内心的喜悦。他说,以往由于交通不便,缺乏销售渠道,所生产的农副产品一直存在销售难的情况。“现在通过电商这个平台,农户可以放心种植、养殖自家的产品,没有了后顾之忧,在家里就能销售产品。”
现在,“台楼庄园”通过网店、微店、微信公众号等系列销售渠道,在亲朋好友之间的朋友圈和不同时段推出的多个美篇等销售渠道,村民的产品销售路子也越来越宽了。
新闻推荐
“拈”花“惹”草喂食鸽子亲近孔雀充满好奇本报讯(记者杨洋摄影报道)“鲜花不仅用来观赏,还能做成化妆品、食品等,太神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