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阳区政府办副主任袁璟:用心搭起信访“连心桥”
编者按
近日,2015—2017年全省信访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单出炉。吉阳信访局荣获2015至2017年全省信访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三亚唯一一个获得此殊荣的先进集体。另外,三亚有5人荣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吉阳区政府办副主任袁璟名列其中。信访工作千头万绪,袁璟是如何攻坚克难,迎难而上?日前,本报记者走近袁璟,深入了解其对信访工作的理解,记录其在信访工作中经历的酸甜苦辣。
2014年12月,吉阳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袁璟开始接手吉阳区的信访工作,分管信访工作4年以来,无论是驻守东岸棚改、海罗棚改,还是接待来访,其中的酸甜苦辣他都尝遍了:曾被人威胁,也曾被人指着鼻子骂;曾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也曾多次下村调查事件……如今,再碰到信访村民,对方一声温暖的笑,一个主动的招呼,都让袁璟感到莫大的欣慰。
为民解忧
“信访工作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袁璟说,信访工作要推进,就必须要化解群众对立情绪。
2015年的一天,他接待了一位特殊的信访人员。
“信访人高某的父母和孩子连续一周到吉阳区信访局吃饭、睡觉、哭闹……”这该如何化解?“没有什么技巧,就是克制和耐心。”袁璟趁着高某一家情绪平稳时,了解情况。
原来高某的地被征用了,事后,政府划拨一块地给高某盖房子。新选址正准备盖房子又被告知距离高架桥太近,得重新找地。为此,高某不停地指着袁璟的鼻子骂。
每一次,高某带着家人过来,袁璟主动上前,反复“刷脸”,还多次带队到高某所在的村里核实情况。在袁璟的多方协调下,高某分到了一块心仪的地块。一来二往,两人熟了。每次高某遇到难题都会主动向袁璟咨询。高某从一开始的恶语相向到如今把袁璟当作朋友。
信访工作千头万绪,信访诉求千差万别,信访行为千变万化,有些信访案件历时长,他就迎难而上,一追到底。
港门村社区两栋旧楼早已成了“危楼”,每逢台风天气,两栋楼的居民生命安危备受关注,原本要拆除的危楼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拆除。“每次台风来临前,区里、社区的工作人员必须彻夜警戒,防止安全隐患。”吉阳区住建局局长李建锋说,这个信访件,非常棘手,袁璟却不怕苦、不喊累,追踪了4年多。
袁璟巧妙地通过市、区领导干部大下访活动,将这个多年的积案予以化解,2018年,这两栋危楼的问题得以解决,业主也基本同意初步方案,危楼准备拆除,这个案件真正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化解矛盾
做好信访工作,除了有情有心外,还得创新求深。
“敢啃硬骨头,特别能战斗。”是吉阳区信访局工作人员对袁璟的评价。
很多人认为信访工作都是“单打独斗”,是信访局“一家子”的事。吉阳区区委办主任曾强说,袁璟却打破了这个工作“常态”,花了3个月时间,让区主要领导亲自抓信访工作,亲自过问、亲自处理、亲自督办,在吉阳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信访工作领导责任体系,提升了信访工作实效。
“接访时,信访人员询问的法律问题,工作人员解释不到位,信访人员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袁璟说,吉阳区信访局率先聘用律师共同接访,现场一对一帮助上访人员,有针对性地解决“疑难杂症”。这个举措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重视不够、处理不当、调解不公、回应不及时等引起群众不满等问题发生。
此外,推行网上信息系统应用,选定74名信访代理员,采取法制宣传教育、及时交办、依法处置等措施化解矛盾。
信访工作很重要,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和社会,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党和政府感知社会的“温度计”。4年来,袁璟这个从部队转业的干部,用“脑力、脚力、笔力”搭建了一条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