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古城:中国古代最南端的城池
从一座土城,修筑成砖城、陶城、石城,形成城池,崖州古城历经近千年风云,屹立于中国最南端。到三亚崖州,莫不知道、莫不见过高立的崖州古城。但在高耸的城墙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文化?12月15日,三亚日报历史文化采风团邀请文史专家、读者走进崖州看古城,了解古城的历史演变,还原古代崖州城池的建筑格局,以及与城池有关的军事、人文历史。
崖州“古”城还是崖州“故”城?
“是崖州古城还是崖州故城?”采风团读者抛出了这一疑问。
在古城南门,石碑上雕刻着“崖州故城”的字样,而人们则普遍把这里叫做“崖州古城”,一“故”一“古”,让人不禁想问为什么同一个地方会有两个名字?到底是石碑雕刻出现了错误还是人们把这里叫错了呢?
“这两种叫法都没有错,只是"故城"一般为文物保护专用。”三亚历史文化专家何擎国介绍,“古城”和“故城”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一般来说,“古城”是一个大泛称,包括城内外和附近的村镇,这座城的人文、历史以及山水格局等都可以统称为古城;而“故城”则是特指护城河以内还可以看到的古城池。
“从南山到城墙这个范围我们都可以称为是"古城",而"故城"是我们在申报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时专用的称呼,平时我们还是叫"古城"就好。”何擎国解释道。
崖州古城原来有三个城门
崖州古城坐落在崖州一处高坡上,是宋至清代城址。据史料记载,古城原来是土城,南宋1198年修筑时改用砖砌女墙。
如今所见崖州古城,高大宏伟,正门名“文明门”,从此门进入,就来到了中轴线上的崖州学宫。东、西侧是街道。但其实,崖州古城原来有三个城门。
何擎国介绍,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崖州古城在砖砌女墙的基础上再增扩城墙,并开东、西、南三个城门。此后历朝历代都增修古城,经清代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最后一次修葺,崖州古城建筑基本定型。城墙四周长约2270米,高约8米,城内总面积约128.82万平方米。
何擎国说,崖州古城的建筑格局可概括为“三通、四漏、七转、八角”,颇具特色。“三通”是指出入城的通道开有三个门,即东门“阳春门”、西门“镇海门”和南门“文明门”;“四通”是指城内地下,开有四条排水渠道;“七转”是指城内的街巷有七个转弯;“八角”则是指在七个街巷转弯点形成八个角。“因为城内有一个拐弯点是呈弧状,不构成夹角,所以是"八角"。”何擎国说道。
1920年前,崖州古城保存完好。1920-1921年间,因拓建道路,东、西两座城门被拆;1928年,北楼城墙一段被拆除,拓建道路通往城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门与城墙大部分基本保存,文化大革命开始陆续毁坏。
如今,人们能看到的只有通往崖州学宫的“文明门”。只有城台为真迹,两翼城墙、城楼均为风貌建筑。
现在的南门不是原来的南门
现在的“文明门”位于古城南侧,也就是南门。但据何擎国介绍,现在的南门实际上不是原来的南门,而是东移了30米。也就是说,原来的南门在现在同侧向西30米的地方。
2011年6月,三亚为重修崖州古城“文明门”城楼,对城门东西两侧城墙遗址进行考古挖掘,在西侧约30米处,发现了一处城门建筑遗址。何擎国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当时的考古发掘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但这一处城门建筑遗址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何擎国和专家经考古判断,这是崖州古城原南门的位置所在。
那现今的南门“文明门”又是如何出现的?何擎国告诉采风团读者,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崖州知州张擢士、游击张德远捐资修建西城楼和南城楼,并修葺前月城。道光十二年(1832年),知府王玉璋和知州秦镛捐款重修城池,同时将南门东移30米至崖州学宫中轴线上。9年后,新南门修成,知州许梦麟到任,题匾勒石,命名“文明门”。
也就是说,“文明门”是新开南门的命名,是为崖州学宫而开的新南门。三亚历史文化专家徐日霖曾撰文发表《崖州古城“文明门”新证——“文明门”为重修学宫而开》,为崖州古城“文明门”正名。
古城背阴抱阳选址讲究
在我国古代,从京师到村镇,从住宅到店铺,各建筑的选址在风水上均会有一定的讲究,崖州古城也不例外。
国家名城委副秘书长、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申有顺说,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城市选址和环境的塑造,认为山可以增势,水可以聚气,空气流动而成风。因此,在城市选址上,“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才,就地利。”崖州古城就是建在五指山南麓低山丘陵地带,三面环山,俯视大海,坐北面南,背阴抱阳,是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杰作,符合我国古代传统之定制。
何擎国说,从地形地貌上来看,崖州古城选址处于南山与北部五指山余脉约8000米半径圆中心突兀的椭圆形山岗上,坐落在南北子午线上,体现出古人选址“中”的理念。
整座古城三面环山,坐北朝南,北面背靠五指山余脉,南门面对宁远河水顺流入海,形成“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风水格局。一方面,山体是大地的骨架,也是人们生活资源的天然库府,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背山可防风吹气散,得水可使气有所止,气有所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藏风聚气”,另一方面,背山使房子“后有靠”,让人住的安稳踏实;水主财,出门见水旺家业。
崖州古城具有军事防御功能
申有顺说,崖州古城在路网架构上,形成以轴线为中心的“三通、四漏、七转、八角”的独特格局,是出于防御功能需要。
在崖州学宫,何擎国带领采风团读者观看了多门考古发掘得到的铁炮。它们正是古代崖州城用于军事防御的武器。
早在元代,崖州城就创建了谯楼;明代三座城门上各建谯楼,军人轮哨守城。此外,还在城墙外开挖壕沟护城。据何擎国介绍,壕沟周长557丈(约1.86千米),深1丈5尺(约5米)。
清代康熙《崖州志》崖州城池图显示,崖州城东、西、南侧均有城门和瓮城,却没有北城门和北瓮城。对此,众学者各说不一。但申有顺认为,从东、西、南三门和瓮城的设置以及城墙上的土炮来看,可能与防御对象有关。崖州港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中,商船来回,存在倭寇海盗。“东、西、南三门,主要是防备倭寇和海盗入侵;而北边城墙,主要是阻止土著居民进入城内。”
崖州古城是海南四大州城之一,也是中国最南端的城池,具有中国地理版图坐标原点的重要意义。1989年被评为第一批三亚市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评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专家说
谈谈古城“文明门”的修缮
□何擎国(三亚历史文化专家)
崖州古城“文明门”的修缮,首先,修复城楼“尊经阁”。按省文物局的决定,拆除两翼城墙“假古董”(1992年修成水泥花岗岩城墙),对城墙基址进行考古发掘,提供修缮依据。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2010-2011年由中山大学南海考古队,先后三次实地考古发掘,作出考古报告,交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文化遗产保管所研究设计。对“文明门”城台真迹进行文物保护修缮,对两翼城墙基址,进行风貌建筑保护利用。自2013年开始,进行多次研究,调整设计,经费跟进等,至2016年恢复施工。主体工程与前后广场于2017年10月1日竣工,对外开放,历时7年。
由于国家对文物保护管理和法规的不断完善进步。此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严格且较科学的修缮。
作为风貌建筑,东城墙内将建成“城墙遗址展览馆”,供参观展览。
然而,此次修缮也留下一些遗憾。“文明门”右侧(西侧)的内城墙,此次没能修复。原因是考古挖掘时,存在土地争议,无法找到北边际,没能做完。造成设计无法确定内墙位置走向。由于不能进行“建设性干预”,破坏原基址地下文物夯土。西城墙只做成半幅外墙体风貌建筑,内墙半幅无奈留给下次处理。
崖州古城“文明门”及两翼城墙的修缮,恢复了古城八百多年的风貌,恢复和展示中国最南古城的标志,见证三亚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璀璨,是文物保护和利用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是海南省文物修缮和保护利用的成功范例。
崖州古城:传统建筑文化融合之典范
□申有顺(国家名城委副秘书长、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
崖州古城是我国最南端的古城,它不仅是一座按照古代传统礼制规划观念建造的城池,也是一座融入了海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元素的城池,堪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融合之典范”。
在选址上。崖州古城背阴抱阳,是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杰作,符合我国古代传统之定制。但不同的是,由于受山体连绵的限制,该城建在一座被削平的椭圆形的山岗之上,这在华夏之地非常罕见;城市形态也不同于传统的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而成为矩形。
在城市建设理念上。在我国古代城市建制中,由于受礼制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城市空间布局,还是用地功能分区,讲究的是等级分明的秩序感,突现的是一个“中”字,“以中为贵”、“居中为制”。国家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建宫殿时要“择国之中而立宫”。在城镇建制时,城池中要有中轴线,建筑要左右对称,规矩方正,官府衙门要居中;城池内的路网结构,要纵横交错,经纬龙骨,以轴线为中。从崖州古城来看,该城处于山体与海滨8000米半径圆的中心,体现了居“中”的理念;官署衙门、学宫孔庙也位于城池中的中心地段。
在城墙体系上。城墙作为我国“古代城市围合的防御性构筑物”,它捍卫的是城市安危,保护的是一方生灵,代表的是城市尊严,彰显的是城市文明。古代的城墙一般由城垣(墙体)、雉堞(垛口)、宇墙(女儿墙)、角楼、炮台、水溜、云梯(跑道)、马道、城门洞、城门、瓮城和护城河、吊桥(石桥)等组成。从史书记载和现已恢复的崖州南城墙、南城门来看,它符合我国古代城墙建制。
采风日志
崖州,我心中的牵挂
□杨树润(河北邯郸副主任医师)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崖州古城。每次都有新变化,每次都有新感受!
第一次来到崖州古城,我看到的城墙是残垣碎砖,城门洞破旧不堪,城墙外垃圾成堆,城墙内乱搭乱建,有些迷茫,失望。
去年,我第二次来到崖州古城,古城正在进行保护性修缮,南城墙城垣已在原址上恢复砌建,其大部分已经完成;城门洞虽然封闭,但能看到里面正在施工;城墙外的垃圾已全部清除,变成了宽敞的广场;城墙内的乱搭乱建开始拆除……崖州古城在文保修缮人员修旧如故下即将获得新生。
当我第三次来到崖州古城时,南城墙城垣矗立在游人面前,城门洞已对游人开放,古色古香的谯楼已重建,公元1841年知州许梦麟题写的“文明门”石刻匾额高高镶嵌在门洞之上。崖州古城在“文化传承”中又活了起来,它必将在“文化自信”中“火”起来。
崖州古城寻访记
□何文(天涯区家乐社工服务中心总干事)
刚下车就被壮观的古城城墙所吸引,不由感叹来对了。古城门口以凝固乡愁为主题的雕像群,再现了古城昔日生活场景。听专家介绍后,才知道崖州古城原来有东、西、南三个城门。走进城内映入眼帘的是少司徒牌坊以及崖州学宫,“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碑刻立在学宫门口,这些无不让人深深感慨古人对儒学和儒者的重视和敬畏。
此外还有不少意外收获,学到了很多历史文化知识。比如说古城与故城的区别;古代武官大多重视修城、文官大多重视修庙,崖州任职的“千户”们对崖州古城的建成起了大作用。
古城雕塑揭开
古崖州底层社会一角
□王训纲(新疆乌鲁木齐画家)
早就听说崖州古城是中国最南边的古城,我一直惦记着。前两年去过崖州区三次,可是因为古城在维修一直没能近距离接触。这次随三亚日报历史文化采风团走进崖州区,不仅看到了崖州古城,雄伟的古城就在面前,更让我惊喜的是古城墙下竟然还有几组雕塑。
水南村农夫、轿夫铺轿夫、古城门守卒、铁匠铺铁匠、东门街药童、臭油街粉汤娘、教书先生和学童等几组雕塑,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历朝历代在崖州生活的不但有黄道婆、冼夫人、卢多逊、钟芳等名人骚客,还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无数凡夫走卒,是他们共同开发了三亚,创造了三亚的历史。百姓的穿着打扮、劳动工具和从事的行业,也给我们揭开了古崖州底层社会的一角。
新闻推荐
衣米一□衣米一(海南省作协理事、著名诗人)翻看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不乏重臣名士被朝庭贬到边远荒蛮之地,唐代至少有14位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