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改革先锋袁隆平与三亚的半个世纪情缘

三亚日报 2018-12-25 08:18

2004年4月2日, 三亚荔技沟南繁育种基地,袁隆平带领中外专家考察杂交水稻新品种。2004年4月2日, 三亚荔技沟南繁育种基地,袁隆平与外国专家一起观察杂交水稻新品种。袁隆平为三亚日报创刊25周年签名祝贺。本报记者孙清摄本报记者卢巨波许愿坚洪光越/文孙清/图

欣闻《三亚日报》创刊二十五周年,在此表示诚挚祝贺!希望贵报像一颗种子在南海边生根发芽,在大三亚发展壮大,守正创新,实现媒体融合梦!

人物档案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江西德安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六届至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他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17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他多次赴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袁隆平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他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奖”、美国“世界粮食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外奖项和荣誉。

12月21日上午,气温26℃,暖阳下的三亚温暖舒适,水稻田里随处可见白鹭翩翩飞舞。在袁隆平家中,他接受了三亚日报记者专访,讲述他与三亚鲜为人知的半个世纪情缘,并为《三亚日报》创刊25周年送上祝福。

袁隆平,一个蜚声中外的名字,他靠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早在50年前,袁隆平便带领助手踏上了三亚这片热土,他们发现了一株名叫“野败”的野生稻,为杂交水稻事业打开突破口、迎来新转机。

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授予袁隆平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袁隆平没有参加庆祝大会,他正在三亚投身南繁事业。

■结缘三亚

“没有三亚"野败"就可能没有杂交稻”

在三亚南红农场,竖立“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醒目红色标语的地方,被定名为“野败”发现地。1970年,这里还曾是一片沼泽地时,袁隆平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株长相异常的野生稻。袁隆平给它取名为“野败”,意思是天然的雄性不育野生稻。

这株“野败”,让袁隆平团队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水稻,改写了世界水稻育种史。

“没有三亚的这株野生稻,就可能没有杂交稻。”袁隆平说。

而袁隆平第一次来到三亚,比发现“野败”还要早两年。“第一次来三亚是1968年,整整50年了,那时候你们都还没出生呢。”他说,那时来三亚的外地人很少,三亚只是个小镇,只有一条街,“中间铺了柏油,两边是沙土”。

正值壮年的袁隆平来三亚,为的是“杂交水稻梦”。

袁隆平说,那个靠粮票吃饭的年代,百姓生活过得十分艰辛。亲眼目睹、亲身经历饥饿之苦,令袁隆平对吃饭问题看得比天重。

1966年,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大幕。1968年冬天,袁隆平带领团队,一路颠簸,踏上海南岛,落脚三亚南红农场。“冬天内地寒冷,水稻不能繁育,而三亚却依然温暖。”袁隆平说,虽然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但三亚独特的气候条件,开展水稻南繁育种最合适。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0年11月23日,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带着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来到农场的那片沼泽地里寻找野生稻。他们一起发现了一株有3个扬花的稻穗,花药细瘦、色泽浅黄的野生稻。当时,袁隆平正在北京开会,获悉发现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的消息,连夜乘火车南下,赶回三亚,镜检结果完全不育,令他欣喜若狂,当即命名这株神奇的野生稻为“野败”。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由此开启崭新篇章。

下转3版上接1版

■情系三亚

“三亚是得天独厚的黄金宝地”

从踏上三亚这片土地开始,50年来,袁隆平好比一只勤奋的“候鸟”,几乎每年冬天都在三亚度过,献身南繁育种事业。

他以杂交水稻育种为主体,逐步在三亚形成了中国杂交水稻南繁研究的核心基地。因为三亚的独特气候优势,缩短了一半的育种周期,杂交水稻由此走过了从“三系”到“两系”,亩产从700公斤连连突破到1000公斤,也把“杂交水稻”和“袁隆平”牢牢刻在了世界农业发展史上。

“三亚真是得天独厚的黄金宝地啊。”谈起对三亚的印象,袁隆平脱口而出。

更让袁隆平难忘和振奋的是今年4月份的那个下午。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亚市考察,来到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同袁隆平等农业技术专家一道,沿着田埂走进“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展示田,察看水稻长势,与农业科技人员亲切交谈,了解水稻南繁的研发情况。

这片展示田,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亚南繁综合试验基地,大家通常叫它“袁隆平基地”。稻田里的“超优千号”,是该研究中心的最新成果,在后来的测产中亩产超过了1000公斤,成为三亚水稻种植的最高产量纪录。

袁隆平向习总书记汇报了超级稻和耐盐碱水稻的进展情况。“超级稻是高产优质,不以牺牲品质为代价,我们接下来要向亩产1200公斤攻关,向党的100周岁献礼!”“估计还有两三年,海水稻就可以大面积生产和推广。”

习总书记强调,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习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袁隆平铭记在心并全力践行。“粮食安全是很大的事,耕地有18亿亩的红线,办法就是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研究可在盐碱地种植的耐盐碱水稻,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12月18日,88岁的袁隆平尽管身体欠佳,但依然出现在2018第三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为加快耐盐碱水稻的品种审定、尽早实现大面积推广鼓与呼。

■点赞三亚

“三亚是全世界最美的地方”

“我去过全世界很多地方,发现最美的地方还是三亚。”袁隆平说,三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美丽城市,丝毫不亚于其他世界旅游胜地。

袁隆平对三亚的热爱“深入骨髓”。他说,每次飞来三亚,一下飞机都要深吸一口空气,体验下熟悉的味道;每次离开三亚,也要深吸一口空气,将三亚的味道吸进心头。“我有气喘,但是一到三亚,空气非常好,也不气喘了。”袁隆平说。

近年来,“美丽三亚,浪漫天涯”这一城市形象口号广为人知,但很少人知道,其英文城市名片“ForeverTropicalParadise-Sanya”,便是会一口流利英语的袁隆平命名的。

正因为袁隆平对三亚的突出贡献,2002年,三亚市授予袁隆平“荣誉市民”称号。

■家在三亚

“最近50年中的48年,我每年要在三亚住上几个月”

与“野败”偶遇,与三亚结缘。50年来,袁隆平率领团队在杂交水稻领域不断钻研,勇攀高峰。或许是三亚这片“宝地”,给予了他事业的“馈赠”,三亚也成了袁隆平眼中的“家乡”。

“这里最美,特别是冬季。最近50年中的48年,我每年要在三亚住上几个月,今年住了5个月了。”袁隆平说,“没来三亚的那两年,我去了国际水稻研究所工作。”

2002年,在得知自己成为三亚市“荣誉市民”后,袁隆平动情地说:“我很高兴能成为三亚的"荣誉市民"。我的事业从三亚的田间地头走向世界,这里也是杂交水稻的故乡。”

“荣誉市民”称号把袁隆平和三亚的感情升华到了顶点,一种特殊的情结促使他每年驻足三亚开展南繁科研,为水稻产业的发展发挥作用。

2014年,袁隆平担任琼州学院(现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客座教授,与师生座谈交流热带农业发展前景,为师生们授业解惑。

■影响三亚

三亚为世界人民摆脱饥饿作出贡献

袁隆平常常说起他的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在接受三亚日报记者专访时,袁隆平说,老骥伏枥,他仍希望为杂交水稻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继续作出贡献。“如今超级稻三分地能产出360公斤,这就能养活一个人,所以中国人完全能养活自己。”一说起水稻,袁隆平就关不住话匣子。

今年,超级稻研究平均单产每公顷突破17吨,形成了确保产量前提下大幅降低农药使用的绿色生产技术。袁隆平说,如果全世界稻田有一半种上杂交水稻,按目前的增产幅度估算,增产的杂交水稻可以多养活四到五亿人。

在耐盐碱水稻领域,袁隆平设想在2020年有所突破,计划届时种出每亩产量300公斤的耐盐碱水稻。“如果中国增加1亿亩滩涂良田,每年将多增产300亿公斤粮食,这将满足8000万人口一年的温饱。”他说。

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团队,通过年复一年耕耘、播种,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世界水稻种植最高产量纪录。现在,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达2.4亿亩,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57%。

“三亚,是世界的三亚”。从三亚起步,袁隆平不断书写着关于粮食的神话。三亚,不但让袁隆平走向了世界,也为世界上更多人摆脱饥饿作出了贡献。

新闻推荐

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市民眼中的袁隆平 一位喜欢下田“玩泥巴”的“邻家爷爷”

本报记者洪光越12月21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接受三亚日报记者专访,讲述了他与三亚的半个世纪情缘。50年前,袁隆...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