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最美退役军人”周晓东:扎根三亚 攀登育种科学高峰

三亚日报 2019-01-14 07:20

周晓东与水稻的不解情缘。 张慧膑 摄周晓东正在工作中。见习记者李少云本报记者张慧膑

以前,梦想着直冲云霄,现实却给了他一片大地;梦想着提枪上阵,现实却给了他一把锄头。如今,从一个普通退伍兵,到攻克数个育种技术难题的专家,退役28年来,这位从军营里走出的“育种个体户”,把毕生心血撒在了农业育种事业上,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科技成果越过千山万水,在琼州大地开花结果。

他叫周晓东,是海南省华光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总农艺师,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在北京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18年“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周晓东光荣上榜。

蓝天梦破碎,与水稻结下不解之缘

“这里是从1万种产品中筛选出来的300种水稻品种。”当北国银装素裹时,鹿城还是阳光明媚的景象,举目四望,青山绿水,河里鱼儿欢腾,田地里水稻绿油油,刚从家里的种子仓库出来,周晓东便直奔着他的实验田去。

周晓东与水稻的不解之缘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1987年11月,21岁的他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空军兵,然而喜悦还未褪去热度,却开始饱尝失去的痛苦。新兵连结束后,周晓东被分配到农场去种地,心在蓝天的他,如同掉进了垄沟里,只能闷闷不乐地坐上了北去的列车……

在农场里,周晓东和数十万亩水稻打交道,掌握了一些水稻种植技术,但也无法忘记自己的“飞行梦”。1990年3月,退伍后的他便返回老家沈阳创业,根据在部队掌握的育种知识,他进一步深入研究作物育种,当上了“育种科研个体户”。

未受过系统培训,在科研道路上,他走得很坎坷。那段时期,他家里的花盆种的是麦苗,桌上摆的是麦种,地上堆的是麦秆,书柜里装的全是关于小麦的书。

三伏天,他蹲在田里记录试验数据,戴着草帽拿着镰刀给小麦测产,被蚊虫咬得一身是包。夜以继日将成千上万个麦种进行研究、比较、筛选,并多次向专家请教。终于,在2004年底,周晓东用了10多年的时间,成功选育了我国第一个“铁秆小麦”抗倒伏小麦新品种,将黑龙江省的小麦产量由每亩500斤提高到了每亩1000斤。2005年,在农民都盼着小麦丰收的季节,东北春小麦主产区黑龙江省克山县却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全县种植的小麦几乎全军覆没,但周晓东所种植的150亩小麦却一株不倒,收获后平均亩产达到800斤以上。

在失败中不断刷新“成绩单”

“很多人劝过我,个人搞农业育种,没有国家专项经费支持,很难成功。”周晓东深知育种这项工作周期长、见效慢、消耗资金大,而且回报不确定,但是他却坚持要做下去。

“当时很绝望,感觉生活陷入了黑暗。”1997年,周晓东来到海南实施北稻南移项目时,已然两手空空。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夏天,周晓东的试验地遭遇洪灾,颗粒无收,看着在水中浸泡的种苗,他几乎绝望。

好在,他的朋友、战友和家人一直在身边给予默默的支持,父母瞒着他卖掉了家里的三间平房,将所卖得的钱支持他的研究,却只能去租房住,这让他感动却又羞愧不已。也正是在种种困难之下,周晓东越挫越勇,咬着牙告诉自己一定要挺过去。

当“育种科研个体户”的日子里,周晓东走遍全国,采集了全国各地的小麦标本,形成了拥有3万多份小麦、水稻种源的资源数据库,同时实现了北稻南移等突破性的成果;他选育的2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并推广,累计为国家增产粮食10亿公斤……从军营走出的育种专家,靠自己的努力攀下了一座座育种科学高峰。

万斤大米送灾区,无偿奉献显真情

常年在田间地头工作的周晓东深知,粮食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温饱,更是安全感和对未来的希望。作为“育种科研个体户”的周晓东,20多年来始终坚持把公益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他研育出来的春小麦新品种得到了老百姓的自然推广,麦农使用麦种“以粮代种”都获得了增产增收。

业内同行都说他选育的是“雷锋牌”小麦,也有人戏称他是“傻子”。“我常想,虽然现在搞育种也是市场经济,但不管搞什么经济都不能光想着自己的钱袋子,要多想想老百姓的米袋子和国家的粮囤子。只要老百姓都有馒头吃,我甘愿当一辈子这样的傻子!”周晓东说到这不免有些动情。

2013年4月20日,周晓东在列车上得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的新闻后,立即通过多种渠道查到了雅安雨城区的救灾捐赠接受电话,联系好后即刻通知家人,把储存在仓库里的1万斤大米运往灾区;2013年8月,辽宁抚顺清原县发生特大山洪,他又为灾区人民无偿送去1万斤大米,在困难关头为灾区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

迁居三亚,真情支持部队建设

周晓东的爱人在海军服役,常和他讲起南海岛礁守岛官兵缺少淡水和新鲜蔬菜的困难。为支持部队建设,让妻子安心服役,他搬家到三亚,利用专长研究解决官兵困难,只要岛上官兵有需求,他都会全力服务,被守岛官兵们亲切地称为“海上拥军110”。2014年,为尽快让官兵喝上优质淡水,他成功研发新一代的海水淡化机,将岛上的淡化水成本降低到3.5元/吨,水质达到国家一类饮用水的标准。

南海岛礁上的蔬菜生长条件恶劣,为解决官兵生活困难,周晓东在自己的试验地里养猪、养鸡、养鸭、育苗、种菜,还自费租了两艘渔船,给官兵们送去。此外,他还经常登岛指导官兵种菜,给岛上的菜园子安装自动喷灌设施,实现了雨水自动喷灌。现在西沙岛礁瓜菜能够正常生长,岛上还可以产西瓜和香瓜,如今黑色旱稻在岛上也种植成功了。十几年来,周晓东与守岛官兵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扎根三亚,科技成果在琼州大地开花结果

几年前,周晓东带领他的技术团队实施北稻南移工程,他将科研成果也带到了海南岛。2017年4月,周晓东在三亚对东北1000多个水稻品种进行测试,终于选育成功6个口感相同、产量相当的东北水稻,这项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稻米在海南的口感不佳问题。

“当他们吃到原汁原味的东北大米时,目光都变得温暖了。”周晓东说起时,坚定的目光也变得更加柔和了。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万冲镇卡法村是革命老区,为了提高当地群众的收入水平,周晓东将村里500亩荒地改种东北黑色旱稻,这个旱稻品种产量与其他水稻相当,价格却是普通水稻的3倍。他还将无人机技术引入水稻种植,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在该地区打造“一县一品”,乐东黑米将成为海南的新特产。

如今,周晓东在三亚的水稻基地也成了旅游景点,把北稻南移项目同时做成了农业观光项目。

“让全国人民每天都能吃上新大米,是我的愿望。”周晓东说,在他的水稻基地里,游客不管几月份来,都能体验插秧种田的乐趣,都能挥镰收割到成熟的东北水稻,都能吃上当天产的新东北大米。

新闻推荐

三亚交警: 撤销交通违法记录

▲本报此前报道□记者畅凯通讯员张海哲本报讯1月11日上午10时许,三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收到滴滴司机袁先生送来的...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