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社会团体到专业机构净海卫士
李波在海底清理垃圾。 采访对象供图
新闻点击
1月16日,三亚环保人士李波当选“感动海南”2018十大年度人物之一。18年来,他一直做义务海洋清洁工,每个月有一半的时间在海里捡垃圾,最多时3天捡了40公斤。孤身入海是危险的,他曾经被渔网缠到缺氧,也曾被捕鱼设备割伤;但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看着一处处曾被污染的珊瑚礁长出新芽,他的努力有了回报。
37米深的海底,一个男人在四处搜寻,他要寻找的,是与这片海洋格格不入的物品——塑料瓶、塑料袋等垃圾。而在大洋深处,海龟、海豚、鲸鱼等海洋生物,正遭受着来自这些垃圾的死亡威胁。这个叫李波的男人说,如果人人都把这里当成家,爱护是一种本能。
中央12号文件提出,严格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更加重视以海定陆,加快建立重点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制定实施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规划。以生态立省的海南,明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用海管理和海岸带保护,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在政府部门不断加大保护力度的同时,好几股社会力量,也在默默行动。这些力量不断汇集,让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为。
A从个人到团体
如果你真把这里当成家,是见不得它脏的
2018年12月30日上午8时30分,一场徒步清理海滩垃圾的活动在三亚大东海、小东海、三亚湾和海坡旅游区等海域同时进行。
三亚“波波户外群”的群主李波是带头人。98名成员中,既有来自各社会团体的志愿者,也有部分游客和候鸟老人。
时间回溯到2018年10月2日,人民日报一篇《净海,潜心十八载》的报道,让李波的名字进入大众视野。
彼时,来自吉林的李波已经扎根三亚18年。在来三亚之前,他对三亚的了解,仅限于电视天气预报里的背景图——三亚湾旁,一片椰林,海上霞光万丈。带着对大海的向往,2000年,20岁出头的李波,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来到三亚。
18年来,他做过后厨帮工、潜水教练、导游、户外领队,还开过民宿,唯一不变的,是热爱大海的那份初心,以及始终坚持的海洋环保行动。
一开始,他看见海滩上有垃圾,就会顺手捡起来丢到垃圾桶。在学会自由潜水后,他发现,原来海底礁石缝隙间也藏着不少垃圾。从此,他再去潜水,就会多背一个袋子——带走海底的垃圾。
“以前我不懂什么是公益,什么是环保,只是看到我爱的这片大海,沙滩、海底有垃圾,就想去清理掉。”李波说,后来做得多了,被旁人夸赞,才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意义。
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海洋环保的行列。家人外出时,会像他一样自带水杯、餐盒,尽量不用塑料袋;今年13岁的儿子也被他培养成了潜水能手,经常一起下海帮忙清理垃圾;越来越多的户外爱好者也加入到海洋的清洁行动中。
其实,为了准备2018年12月30日的那次活动,李波提前一个月就去踩点,排查沿途安全隐患,提前掌握垃圾分布情况。
其中有一条前往珊瑚湾的路线,难度系数颇高,需要从小东海岸上向东徒步,翻越绵延的礁石群后才能抵达。2018年11月24日这天,他和两名好友,背着防水袋、潜水衣、呼吸管就出发了。1个半小时后,3人到达珊瑚湾。这是一片风光绝美的偏僻海湾,远远望去,沙滩雪白,礁石林立,灌木浓密,海浪迂回。
当李波等人走近一看,却发现了大煞风景的一幕:小到槟榔包装袋、矿泉水瓶盖、易拉罐拉环、烟头,大到拖鞋、洗发水瓶、破碎的啤酒瓶、废弃鱼竿甚至婴儿纸尿裤……各种生活垃圾遍布于此,有的躺在沙滩上,有的躲在礁石背后、灌木丛中。
李波一路走一路盘算:要带多少人、多少个垃圾袋,要不要租条渔船把收集的垃圾运回去……
实际上,那场活动中,志愿者们在海滩清理出的垃圾,装满了55个最大号的垃圾袋,其中大部分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和废弃玻璃。
李波无奈地说,这些垃圾有的可能是钓鱼、潜水、露营爱好者留下来的,有的可能是从岸上冲入大海,又顺着洋流堆积到这里的。“个体的力量毕竟有限,希望未来我们看到、捡到的垃圾越来越少。”
有人曾劝他,做环保做公益,费时又费钱,而且单凭一己之力很难改变大环境。听到这样的言论,李波很生气:“如果你真把这里当成家,爱护就成了本能,你是见不得它脏的。”
“猛将”流失,靠什么来吸引专业人才
在李波组织的那场清理海滩垃圾活动中,有一股重要的参与力量,他们是来自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以下简称蓝丝带协会)的志愿者。
蓝丝带协会自2007年成立以来,每年组织志愿者开展“净滩行动”,还组织过海洋保护“海南行”“中国行”等大型海洋环保宣传活动,并协助政府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论坛、海洋摄影大赛、海洋环保科普讲座“六进”等各类海洋环保宣传工作。海洋环保的理念,被送到海南的千家万户,也传播到广州、深圳、厦门、杭州、上海、南京、天津、大连等多个沿海城市。
当一个行为被不断重复,就养成了习惯,当一个价值被反复地强调,就形成了观念。如今,全国有近40所高校与蓝丝带协会建立联系。“全国每年都有近5000名高校新生加入各地的蓝丝带协会,现在每隔一两周,我就会收到新的高校团队申请,希望成立当地的蓝丝带志愿服务队。”蓝丝带协会秘书长蒲冰梅说。
协会的不少大学生志愿者,在参加工作后,不仅在新单位传递环保理念,还将资源嫁接给蓝丝带协会,让环保活动得到更多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现在协会的活动资金,30%来自会员单位每年的会费,40%左右来自社会捐赠,其余的来自各个基金会支持,以及从政府购买服务中获得的项目经费。”蒲冰梅说。
2009年12月26日至2010年3月7日,蓝丝带协会在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指导下,组织大学教授、植物专家、大学生等志愿者,沿着三亚辖区内可通行的约100公里海岸线开展徒步环保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海岸垃圾污染情况、排污口情况、临海设施情况、海防林情况及海岸功能区域情况。
这一调查的报告引起了三亚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促成三亚市政协展开更为专业的调研。最终,三亚投入更多环卫力量对海湾进行日常保洁,加密海滩上的垃圾桶数量,显著减少了海滩垃圾。
“我们一直在想,海洋环保怎么做才能更深入、更有意义?”蒲冰梅坦言,现在开展常规的科普宣传活动,效果已经逐渐弱化,而想策划更专业和有针对性的活动,又缺乏专业人才的支持。“我们正式职工月薪是3000元到5000元,这个工资没有什么吸引力,一个负责活动执行的小姑娘上个月刚辞职,她曾是我们内部的一员"猛将",非常可惜!”
在蒲冰梅看来,人才缺乏是海洋环保工作中亟待补齐的短板。
“环境保护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从我做起的事业,单纯的政府治理行为,很难真正把它做好。”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负责人表示,近些年,海南的社会公益团体和爱心人士,越来越多参与到环保事业中,公益团体在推动环保理念普及方面,发挥着非常好的带动作用。
社会力量与政府之间还能进行怎样的深入合作?该负责人建议,社会环保公益组织还需要不断吸收人才,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资质,以承接更多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共同为环保助力。
B从救助到科普
这个“海龟医院”的患者,个个身世可怜
寒假已至,海南师范大学校园内有些冷清,但在校园一角的海龟救助站,依然有人在忙碌,12只海龟正在这里养伤。
遮阳棚下,摆放着8个巨大的蓝色水桶,海龟们贴着桶壁,像“好奇宝宝”一样,盯着过来的人。来者叫余培海,是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的大三学生。他一边敲击水桶壁,一边观察冒头的海龟们。
余培海伸出手指挠挠海龟的头顶,海龟则欢快地拍打前鳍。“状态都还不错,它们还以为要开饭了呢!”余培海笑着说。
这些海龟都是因为受伤或者生病,被人送来救治的。伤情最重的,是一只被单独放在“特殊病房”的海龟。志愿者们为它搭建了设置泡沫板和轮胎的海水箱,并有电热棒随时保温。它一动不动趴在泡沫板上,上半身被架在轮胎中,背甲上盖着湿毛巾。余培海时不时兜水泼在它的背上,帮它保持身体湿润。
“这只海龟被海关人员送来已经有好几个月了,至今都拒食,不能自主浮起来,只能靠输葡萄糖液来维持能量。”余培海说,不知道它到底遭遇了什么,看它奄奄一息毫无活力的样子,让人非常怜惜。
来到救助站里的海龟,个个身世可怜。余培海还记得误吞垃圾的海龟“素素”。2017年8月,有海口市民在西秀海滩上发现一只海龟正在吞食塑料袋,当即抱来救助站处理。
由于开刀手术风险大,志愿者们决定,通过喂食高油脂食物,让“素素”自己排出体内的塑料袋。“"素素"足足用了3个月才把体内的塑料全部排出,每当我们以为它排干净了,过几天水面上又飘起一些塑料袋碎片。”余培海一度十分心疼。
“海龟视力不好,好奇心又很强,看到塑料袋,以为是水母,看到颜色鲜艳的小东西,就想去咬一咬,看是不是能吃的。”余培海说,“素素”算是幸运的,不开刀动手术就能自己排出塑料,最终康复回归大海。而大部分误食海洋垃圾的海龟,可能因此伤及内脏,或堵塞气道,最终死亡。
“有些海龟,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也没能治好,看着它们死亡,真的非常心痛,它们本不该受到这样的伤害。”余培海说。
海南师范大学海龟救助站创始人史海涛教授介绍,目前,海龟生存环境受到渔业捕捞、产卵地破坏、海洋垃圾、化学污染、气候变化等各种因素威胁。我国沿岸海域的海龟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萎缩。“保护海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2014年,他带领学生成立海龟救助站,并组建起海龟救助志愿者团队,开展“爱的龟途”海龟保护志愿服务项目。
项目开展之初,国内鲜有救治海龟的经验可供参考,就连救治仪器都得从国外采购,并依靠国际海龟救助组织提供技术支持。经过几年的摸索与积累,如今救助站可以借助B超、血液化验、输液、内窥镜等手段,为受伤海龟实施手术。
目前,这一志愿服务项目已累计救助80只海龟,培训800多名志愿者,举办了24场大型海龟保护科普宣传活动,并通过微信公众号不断向大众推送科普文章。
2018年,“爱的龟途”海龟保护志愿服务项目在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荣获金奖。
“神秘高冷”的科研机构向公众敞开了大门
从2018年11月24日至今,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每周末举行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人气火爆。
这个传闻中“神秘高冷”的国家科研机构,在公众开放日都展示些什么呢?这里有马里亚纳海沟科考的精彩图集,有水下1000米到10000米的深海科考视频,公众还能通过VR装备体验乘坐“深海勇士”号下潜至4500米进行科考作业的情景,还能在标本馆中观察真实鲸鱼、海豚的样貌。
人气最旺的要属鲸豚标本馆。这里一共陈列了13副标本,包括短肢领航鲸、中华白海豚、小抹香鲸、长吻飞旋海豚等。它们有的被制成皮质标本,有的则展示骨骼标本。
对习惯了从画册和电视中认识鲸豚的大众来说,这些真实、巨大的身躯,十分震撼,但其背后凄凉的故事,更加触动人心。
“制作成标本的鲸豚,绝大多数是在沙滩上搁浅死亡的,还有一只长吻飞旋海豚是被渔网缠住窒息死亡的,有些送来时腐烂程度太高,只能做成骨骼标本。”深海所的研究生徐婉雪向参观者介绍。
“这样的科普活动应该更多一些,让孩子直观了解这些可爱的海洋精灵,明白海洋污染、人类活动对海洋动物的伤害,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一名家长说。
负责制作鲸豚标本的,是深海所海洋哺乳动物与海洋生物实验室团队。2014年,这一团队因在海南西南海域发现中华白海豚群体,而为大众所知。
这一发现,改变了学界此前有关海南近海没有中华白海豚的传统认知,将我国中华白海豚的地理分布范围向南延伸了近400公里。从那时起,科研人员持续开展调查,逐步揭开海南中华白海豚的分布、构成、行为习性之谜。
“我们通过水听器搜集中华白海豚的声音,再通过分析来判断它们的生存状况。”团队中来自意大利的博士后付建国(中文名,英文名为FrancescoCaruso)说,水听器也记录到中华白海豚并不乐观的生活状况——在水下经常能听到人类活动发出的噪音,比如海边建筑工地的声音、船只发动机的声音等。“这些噪音会给生活在近岸的海洋动物带来困扰,尤其是靠声音来交流的鲸豚类动物。”付建国说。
科研人员表示,对中华白海豚开展野外调查,是希望了解它们的种群现状和受威胁因素,以此作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开展保护行动的参考依据。
目前,深海所已成立一支救助搁浅鲸豚的专业队伍,建成了可对外开放的海南岛鲸类搁浅信息数据库,将在救助搁浅鲸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海南出台系列涉海保护法规和意见,严控围填海开发、全面禁止加工销售珊瑚礁及砗磲制品、强化执法监督等,为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划定详细的参考依据。
政府的引导推动,加上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守护着海南的海洋生态环境。从最新一期的2017年海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来看,当年海南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近岸海域水质符合第一类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比达到98.7%,海洋生态多样性相对稳定。
1月16日,“感动海南”2018十大年度人物揭晓,18年义务潜海捡垃圾的李波当选十大年度人物之一。“这个荣誉,实际上属于所有热爱这片大海的人,他们一直在默默行动,我只是替大家领这个奖。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个人参与进来,守护美丽的海南,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李波说。(本报三亚1月17日电)
总策划:曹健韩潮光陈嘉奋蔡潇
执行总监:齐松梅许世立
版面设计:张昕
视频拍摄:孙婧
视频剪辑:李玮竞
H5统筹:汪洪韩静
H5文案:韩静
H5设计:张婷婷
实习生:符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洪佳佳)抽红包,写春联,年关未至,交行三亚分行营业部里已年味渐浓。春节前夕是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旺季,为缓解客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