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上天”探秘遥感卫星“下海”当净滩小卫士南国小记者探秘天空和大海,学习了知识,收获了成长

南国都市报 2019-01-30 10:21

参加活动的小记者合影。 南国都市报记者 陈卫东 摄小记者在遥感所参观。南国都市报记者 陈卫东摄陈宏给小记者讲解珊瑚。南国都市报记者 谭琦摄李波给小记者讲海洋环保。南国都市报记者 谭琦摄“原来卫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最喜欢玩耍的沙滩原来藏着这么多垃圾。”“珊瑚原来是动物,还可以人工繁育。”两天的科学探秘之旅让南国都市报小记者李冠睿感到神奇和有趣。

25日至26日,南国都市报小记者来到三亚,开启了“上天入海”的科学之旅。小记者们走进了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探索遥感卫星的秘密,跟着“感动海南”2018年度人物李波走到海滩边捡拾垃圾学习海洋知识,走入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看“珊瑚爸爸”陈宏是如何培育五彩的珊瑚。

南国都市报记者谭琦/文

小记者探秘“遥感天眼”:

“原来卫星和生活密不可分”

“遥感卫星就像眼睛一样,跟着地球的转动拍下地球的动态,再发回给我们看。”25日下午,南国都市报小记者们走进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眼前的大屏幕上实时播放中国地图的画面,可以看到国内各个省市的轮廓,甚至可以放大看到街道的模样。

“这些画面都是通过园区内的5个"大白球"接收到的信号数据,再转换成为图像。”科研人员冯涛在向小记者们讲解卫星数据接收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小记者们看得目不转睛。

“"大白球"是怎么接收信号的?”小记者潘奕兆提出了疑问。“"大白球"内的信号接收器通过LNA信号放大器放大卫星的信号,不停地追着卫星接收信号。”在近距离参观信号放大器时,冯涛为小记者解答,还讲解了遥感卫星的知识和人造卫星的用途。

随后,小记者们前往园区的内展室进行参观。一台比人还高的大机器吸引了小记者的目光。“这是一台已经"退休"的机柜,用于储存卫星接收的数据。”小记者们仰着头认真地听着科研人员的讲解。“这些数据当时还是通过磁带储存,需要用的时候再放到计算机上调用。”科研人员还向小记者们展示了以前用于储存的磁带。“那个磁带就像在电视里看到的旧的电影放映机放映的磁带一样,很有意思。”小记者陈姬颖说。

“卫星是用什么材质做的?”“卫星为什么在天上掉不下来?”“卫星坏了怎么办?”……带着这些疑问,小记者们观看了关于遥感卫星的影片,影片中不时出现的浩瀚的星空让小记者们和家长不禁发出“哇”的感叹。

“导航里的地图、天气预报的监测、土地河流的变化、甚至是文物的探秘,卫星都能看到。”在活动的最后,在园区内研究遥感卫星的博士王萍通过一张张对比照片,向小记者们讲解了卫星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一直觉得卫星是很遥远的,我今天走近了解它,觉得卫星就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李冠睿说。

小记者体验“海洋小卫士”:

从沙滩石缝里捡垃圾

“这里有个塑料瓶。”“这个木板算不算垃圾?”26日上午,南国都市报小记者来到三亚大东海,拿着环保袋,跟着“感动海南”2018年度人物李波在沙滩上捡拾垃圾,体验一回“海洋小卫士”。

“太多了,这里太多垃圾了。”小记者李佳静走在沙滩上,一边捡拾垃圾一边说道。沿着大东海的沙滩走向珊瑚礁保护区,一路上有许多坏掉的贝壳和灰白化的珊瑚,踩在满地的珊瑚石上,脚下不时地发出“咔嚓”的碎裂声,李佳静感慨着“好可惜”。

小记者陈玠宏看到海边的一个大石缝里有一个瓶子,他趴在沙滩上,伸手到石缝里,身边的伙伴不断地指导他用手的方向,摸索了好几次才够着瓶子,将其捡出来。

“这些珊瑚,从珊瑚石变成珊瑚礁再变成珊瑚岛至少要100年。”在沙滩上,李波一边带着小记者捡拾垃圾,一边用海滩上的珊瑚讲解知识。“指甲盖这么大的珊瑚需要多年才能形成,而塑料袋如果到了海里,只要随着海浪晃荡,就能破坏海里的珊瑚。”李波捡起沙滩上的垃圾,呼吁小记者们在生活中不要乱丢垃圾。随后,李波带着小记者们走到浅海,寻找海洋生物的踪迹。

李波带着小记者将沙滩上捡来的垃圾进行了分类,装满了一整个垃圾桶。“远远的看着海滩,觉得很干净,但竟然捡出了这么多的垃圾。”小记者倪宏泽感到很惊讶,他觉得通过净滩行动明白了海洋环保的意义,他也会呼吁身边的朋友保护环境。

走进珊瑚繁育基地:

“海底森林”是这样种出来的

将培养的红球藻取液放在显微镜的切片上,一边的电脑上显示出放大了200多倍的画面。“这里面可以看到藻类的虾青素。”在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的实验室里,“感动海南”2017年度人物陈宏正在给小记者演示自己培养的藻类,许多小记者是第一次看到显微镜下面的世界,兴奋得不断凑向前观看画面。

看到了陈宏培育的珊瑚、海参和海绵,绚丽的颜色让小记者直呼大开眼界。了解到陈宏花了40年的时间专注于培育珊瑚的感人事例,许多小记者对他肃然起敬。

陈宏向小记者们展示了在海底潜水找珊瑚和培育珊瑚的视频。“原来海底这么美,原来珊瑚有各种各样的形状。”看到多彩的珊瑚和鱼群出现在画面里,小记者们不禁发出“哇”的感叹;看到了珊瑚被破坏了的灰色海底,又发出“唉”的叹息声。

“如果海底也有热带雨林,那珊瑚就是鱼类的森林。”陈宏与小记者说要好好学习,争取和他一样做海洋里小小的工匠。

这趟探秘之旅,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更多从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让家长受益匪浅。许多家长为此次南国都市报小记者探秘海洋和卫星的活动点赞,认为这样寓教于乐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收获知识,更收获了成长。

让家长陈文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大东海的珊瑚保护区沙滩上捡拾垃圾的过程。“从前听说过保护海洋的宣传,也都没放在心上,但这次亲身体验到才觉得触目惊心。”陈文当天亲手捡起了沙滩上的垃圾,也看到了在珊瑚保护区破坏珊瑚礁的人,内心感到很气愤。陈文说:“通过这次体验,我和孩子以后会更加关注海洋和环保,也会给朋友宣传环保知识。”

新闻推荐

备战春节黄金周三亚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整治

本报讯(记者胡拥军)1月28日,三亚日报记者从三亚市旅游市场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获悉,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旅游黄金...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