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自贸区自贸港为三亚引才用才捎句话
本报记者高宝勤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引才、留才、用才的话题,在三亚街谈巷议,家喻户晓。广大党员干部、市民群众捎来了话。
市规划委员会工作人员:
“抓住建设自贸区自贸港机遇,大力招才纳贤”
三亚是发展比较快、后劲十足的中小城市,而且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具有热带海滨风景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当下,要抓住建设自贸区自贸港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大力招才纳贤。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三亚,三亚要发展,离不开人才,能否吸引人才,要看政府的决心、招贤纳才的方式方法。三亚应打造交通便利、环境优雅、生活悠闲、适宜创业的城乡环境,有利于招得来商、引得来资、留得住人、发展得快。着力引进文化软实力的企业单位,用广阔的胸怀接纳外来人员,特别是有能力、有水平的人,给他们创造公平的就业、发展环境,通过大力宣传加上他们的口口相传,招来有志之士,共同建设三亚,创造美好明天。
市信息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把脉引才痛点多措并举引才”
三亚与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的工资水平有较大的差距,特别对于科技、互联网企业,科技型人才在科技强国的国家发展政策、理念下,亦属于高知识、高技术型人群,人力成本较其他行业偏高。目前三亚市整体物价高、购房难,工资与整体物价、消费水平不成正比,基础设施服务也有待提高。在引进人才时,人才来了,但长期的生活压力对挽留人才造成很大困难,引进的高级管理人员作为政府的引进人才,多年也都解决不了住房的问题,难以“留”住。采用多种渠道、方式引进人才,提高人才合作机会。进一步满足三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福利待遇,增强企业吸引力,切实落实“三亚市人才引进办法”的相关激励政策;出台更加丰富的引进人才福利政策。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性人才培训,或者向企业提供专业培训经费,结合专业需求,进行卓有成效的技能培训。
海棠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为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提供员工进修渠道、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建设自贸区自贸港,三亚现有在职人员可获得的社会学历深造渠道单一,专业不对口,岗位不对口,无法达到进修标准,部分在职人员深造提升个人学历难问题突出。在职员工本岗位内培训课程程式化严重,一套培训课程内容年年沿用,参加过的职工既不能持续学习,又不能重复参与,学习处境既受限制又处于尴尬状态。跨岗位学习门槛高,岗位界定不清,一些相似相关岗位无法交流学习,面对岗位培训深造机会,对口岗位重复学习,但相关岗位却无法参与。同行业同类型企业单位沟通交流少,易造成企业被边缘化现象。在实施引进人才政策同时,要提供更多的岗位学习、进修配套平台,真正满足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实际需求。
崖州区镇海村党支部工作人员:
“留住本土人才,助推自贸区自贸港建设”
建设自贸区自贸港,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把人才作为支撑海南发展的第一资源,全省目前仍然面临着高层次人才缺乏、人才外流、人才吸引程度不高等问题。但是,相关政策对本土人才的关注不够,本土人才外流令人忧心。要集中实施好重点人才工程、项目,就要抓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对引进的人才加以筛选、分流,严格人才筛选条件。重视培养本土高级技术人才、树立本土企业品牌,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尽快制定相关的政策方案并扩大宣传力度,加快搭建创业孵化平台,改善创业就业环境。本土人才有乡愁、有乡情、有乡音,不管从工作上还是情感上,留住本土人才都有利于三亚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家庭养老压力。加大重视培养本土高级技术人才力量,加快搭建创业孵化平台,改善创业就业环境。
新闻推荐
□记者畅凯通讯员罗佳李颖本报讯为进一步优化工作模式,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办证,近日,三亚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