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三尺讲台写春秋

三亚日报 2019-09-09 04:52

□黄素琴

1988年,我师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三亚河东学校(初中部)任教。新学期开学之际,我到学校报到。当时的河东学校是一所新办才一年的学校,坐落在下洋田村的一片水田边上。那时的下洋田村还是一个原生态的黎族村落,从公路上走进学校只有一条田埂小路。去报到的那天,我穿上一套自己在大学期间比较喜欢的衣服,以表示对即将到来的人生新里程的庄重,算是给自己一种“仪式感”吧。瞧,粉红色上衣,白色喇叭裙,肩上还斜挂着一个白色的小包。知道路不是很好走,我还特意地穿了运动鞋。那条进村的田埂小路坑坑洼洼的,有些地方还有积水,我小心翼翼地走着,忽然一辆单车“飞驰而过”,“哗”,溅起一片水花,瞬间把我的白裙子溅得满是污黑的斑点,脏兮兮的。当我站在校长的面前,向他递上报到通知书的时候,我真是尴尬极了!

由于学校刚创办不久,教学的“硬件”和“软件”都很滞后。教室是新的,但讲台是一块水泥黑板和一张旧课桌。上课用的粉笔规定数量,节省着用。我记得我经常写黑板字写到只剩下一点粉笔头的时候,就顺势用手指头一划,手指头上沾着的粉笔灰就成那个字的一撇或一捺了。要进行单元测试了,没有现成的试题,就自己出题,自己刻钢板字自己油印。教学虽然艰苦些,但我还算幸运,因为河东学校是市区的学校,我的同学有被分配到农村学校去的,比我更差更艰苦。因此我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很快就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了。

一晃10年过去,1998年我调到市五中。五中的境况比河东学校也好不了多少,有的方面还不及河东学校。当时五中有两栋新建的教学楼,还没完工,是毛坯房,但因招生的需要,全部用上做课室。门窗没安,水泥地板没铺,最怕刮风,讲课时风一吹,我们老师的嘴里就灌进了沙子。下课时那帮熊孩子一闹,粉尘飞扬,如果他们就势滚到地板上,那就是一群“泥猴子”。“泥猴子”从你身边一阵风似地跑过,你穿的白裙子黑裤子都变成斑斑驳驳的了。好在为了教学需要,学校添进了一台复印机。复印取代了刻钢板和油印,这下子老师们单元测验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我们经常“挑灯夜战”地批改卷子,热情高涨。五中就在这样一帮“拼命三郎”的促动下,硬是闯出一片新天地来。我呢,也在寒来暑往中,在这个三尺讲台上站了三十又一个春秋,从一个学院派的清新少女变成白发鬓鬓的老教师了。

但是自己“教书育人”的“初心”还如当初般跳动。促使我坚守这份“初心”的除了我自己的职业操守,还有学生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和一颗颗纯真的心,是学生们对我的爱和敬重让我执着于这个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记得1994年10月的时候,因患“甲亢”我入院进行手术治疗。当学生们得知我住院的消息后,课余时间纷纷到医院探望。我在众人面前表现得很轻松,但内心对手术充满了恐惧。那天的手术,医生对我实施“局麻”,整个手术的过程我很清醒,正因为清醒,所以恐惧更甚。当手术进行到中途时,我感到异常痛苦,呼吸都上不来了,又说不出话,后来医生观察到我的情况后做了一定的处理,我才慢慢地感到舒服了些。中午时分,当我被推出手术室时,除了看到我的亲人之外,我还看到一群可爱的孩子。我当时还不能说话,想想刚才在手术台上,好像走过一回鬼门关似的,禁不住流下泪来,学生们拉着我的手也跟着流泪。原来学生们知道我今天手术,他们中午放学后在班长的组织下赶到医院来,赶在我出手术室时见到我以表安慰。多么通情达理又善解人意的孩子们啊!这是讲台上我用多少生动的语言都描绘不出来的。这一幕让我记住了一辈子,这一份情,让我一直感动到现在!

淑媚曾是我的语文科代表,2013年,因为指导她参加三亚市里的一次征文比赛获奖,组委会给她发了200元奖金。这孩子高兴极了,她对我的敬重又加深了一层,从此把语文科代表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整个初中三年,她们班的语文成绩一直高居年级榜首,这是最让我引以为傲的。平日里课余时,淑媚如果来到我身边看到我批改作业,她知道我肩颈常疼,就站在我身后给我揉揉捏捏。遇到这样知冷知热的学生,真是当老师的“三生有幸”。淑媚曾在教师节时送给我一个有盖子的陶瓷杯,杯子上画着兰花,还有“兰花秋韵”的题字,都是我最喜欢的,几年来我一直用这个杯子喝水。就是去年的那一天我不小心把杯盖跌坏了,也依然保存着这个杯子。今年淑媚高考结束后和同学回母校看望老师,她又特意送了一个“不求人”的布锤子给我,让我在肩颈疼的时候自己用“不求人”捶捶就舒服些。

有时我暗想,我是如此的平凡,究竟何德何能,得到学生如此的关爱呢?应该是自己一直秉承着一颗“教书育人”的初心,始终不渝吧?

三十年的春秋,胜败荣辱用这短短的文字是写不尽的,就让那些美好的往事留待我往后的岁月去慢慢回味吧!

新闻推荐

15年前,她从河北来到三亚,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累结硕果。全国优秀教师、三亚市第一中学教务处主任田欣灵:好的教师,会让学生成绩和修养都“涨分”

正在给高三班级学生上英语课的田欣灵。本报记者卢智子摄田欣灵。本报记者卢智子三尺讲台,三寸笔,三千桃李。从教33载,三...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