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无”黎寨 平安中廖 三亚市吉阳区中廖村美丽乡村平安建设情况散记
【“数”说中廖】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中廖村委会由新田、中和、芭蕉、朝南、上廖、下廖、上牛、下牛等8个自然村组成。现有村民812户,总人口3402人,总面积6810亩,居住面积2110亩,耕地面积2080亩,水田面积1100亩,林地面积1520亩。中廖村是一个民风淳朴的黎寨,拥有上百年历史,是三亚市黎族村庄,是全市唯一多年来无刑事案件、无群众上访事件、无吸毒人员、无房屋违建的“四无”村庄。为此,三亚市委、市政府提出,决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从2015年10月起,开启了中廖村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不砍树、不拆房、不占田、不贪大、不求洋”的原则,着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明和谐新黎村。
该村曾在2015年获评为“三亚市基层党建示范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2016年10月荣获中国休闲美丽乡村和海南省五星级美丽乡村称号,2017年2月荣获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8年获海南省五椰级乡村旅游点荣誉等。
2019年,为着力推进综治中心和“雪亮工程”、网格化服务管理“三位一体”新机制建设,中廖村将计划部署“雪亮工程”点位31个,安装监控摄像头52台,使全村在完善巩固“四无”目标的基础上,宣传教育广大村民遵纪守法,严格履行村民公约,加快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力推进平安中廖、平安吉阳建设。
■散记一:
管控有方,成为全市唯一无违建乡村
2015年,三亚市大规模整治违法建筑,然而中廖村却成为三亚市唯一没有违章建筑的乡村,也成为吉阳区至今违建“零存量、零增量”的“模范乡村”。
如何做到“零存量、零增量”?中廖村党支部副书记高俊说:“从2009年开始,就有企业老板找上门要"买地"盖房子,投资的名目繁多,都是要搞房地产,最后都被我们拒之门外。”高俊坦言,村民有多余的地,拿去与开发商合作盖房出租是谋利最快的方式,要让群众放弃这条发财路,首先村两委干部、村小组组长就要带头不碰线、不违建。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中廖村党支部副书记高俊说,支部书记林泽良正身正己,起到了以上率下的表率作用,“书记自家的房子都只有2层,我一家四口住的这栋房子只有100平方米左右……”高俊指着一栋装修简约的房子说,不仅他个人,中廖村两委班子8个人,不仅没有“加盖”,面积不超标,房子都是2层以下。
中廖村零违建,当然离不开村民的大力配合。林泽良说,支部作为不作为,群众最清楚。村民看着自己念着的、想着的事一件件办妥,自然而然也就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认真对待。
中廖村委会根据农村房屋实际情况,有效正确引导村民合理建房需求的释放。村民因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土地证,可实行“无土地证报建”。对于符合条件或需建房的村民都要求必须报建,按报建流程走,经村小组代表开会讨论签名公示无异议后上报村委会,经两委班子会议讨论签名同意,最后上报区相关部门审批。
疏堵结合见成效。高俊说,目前,中廖村有27户村民向区规划所申报建房。坚强的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使中廖村成为吉阳区唯一没有违建的村庄。
■散记二:
“四无”黎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走红
中廖村自古以来邻里关系和睦,大家庭观念浓厚,大家互帮互助,相亲相爱。高俊说,多年来,该村未发现一例村民吸毒事例。
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积极发扬基层民主,认真落实村务党务公开制、“一事一议”制、重大事项村民代表会商表决制等制度,自主研究审议通过《中廖村自治章程》,让村民主动参与村务管理。村民们自觉维护村规民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形成了崇尚道德、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围,成了全省闻名的“无刑事案件,无群众上访事件,无吸毒人员,无房屋违建”的“四无”村庄。
穿梭在中廖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既看得见还能摸得着。在乡村主干道及公共场所设置了一系列具有本土气息、融入黎族元素、精致生动的宣传画。“不仅让村民记得住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更要明白这24个字背后的内涵”。高俊说,在春节、元宵等节日,该村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融入派春联等民俗活动中,融入群众的节日生活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让文明之风继续熏陶,让村民自觉地关心、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自从2007年开始以点带面创建文明生态村以来,中廖村委会各自然村道路、饮水、供电、照明、环卫设施和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在创建文明生态村之后,2015年10月,中廖村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成了三亚首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守住了绿水青山的中廖村因此走红。
■散记三:
迈出三亚,“十镇百村”新农村建设新起点
2017年4月,中廖村委会与华侨城(海南)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华侨城正式进驻中廖村,开启中廖美丽乡村多元产业融合的景区化发展之路,迈出了三亚“十镇百村”新农村建设的新步伐。
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文化是亮点。华侨城(海南)投资公司在开发建设中注重保留原生态、就地取材和挖掘本地文化,努力做到原汁原味和精致化,“不大拆大建,不求新求洋,保留原滋原味的黎族文化,呈现黎乡山水画卷。”华侨城(海南)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赵传建的一句话,直指中廖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天然。
“我们将采用开放、共享的合作开发模式,保护民俗、修复生态,结合中廖村当地传统农业,导入文化旅游和公共事业,优化产业结构和形态,以实现政府、企业和村民互惠共赢。”华侨城(海南)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国旺说。
为了兼顾环保和发展,该村穿插在乡野湖畔建设的酒店都是装配式酒店,即在别的地方生产好搬过来组装。乡村游的表演,也摒弃了剧院、剧场的做法,将实景演出搬到湖面上,黎族的阿哥阿妹在湖上划着竹排唱山歌,呈现最真实的少数民族生活场景。
吉阳区委书记陈跃表示,吉阳区今年将华侨城(海南)公司引进美丽乡村建设,与中廖村委会达成合作协议,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中廖村作为三亚“十镇百村”工程中重要的示范村,将朝着“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目标创造时尚新农村样本,为建设“美好新海南”创建全域旅游美丽乡村示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廖村民如同守护珍宝一般自觉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捍卫黎族村落的文化根脉,把家变成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乐园、生态家园。在继续巩固落实“四无”目标的基础上,全力推进综治中心和“雪亮工程”、网格化服务管理“三位一体”新机制建设,宣传教育广大村民遵纪守法,严格履行村民公约,为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全力推进平安中廖、平安吉阳建设而努力奋斗!
启示:
创新治理模式
促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三亚市统筹城乡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实施乡村振兴。中廖村两委班子严格按照市、区规划部署,积极推进,狠抓落实,使全体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就在一个月前,村里有位村民病逝,没有出现宰牛祭祀、宾客满座等场景,第二天就出殡安葬。按照当地习俗,老人去世后,从做道场到出殡需要多天。以往村民们认为,谁把老人的丧事办得越隆重就越孝顺、越奢华就越风光。
中廖村缘何实现了丧事简办的转变?原来,2018年以来,三亚在全市92个村推动成立红白理事会,倡导俭省办理婚丧嫁娶,促进移风易俗,让村民腾出更多精力财力发展生产、增收致富。
有专家认为,三亚创新发展模式,对乡村治理的探索具有启示意义。
强化环境整治
提升文化自信
作为三亚唯一“无刑事案件、无群众上访事件、无吸毒人员、无房屋违建”的“四无”村庄,中廖村被誉为三亚的“明星村”,也是吉阳区委宣传部文化自信工程联系点。
几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三亚市中廖村这个曾名不见经传的黎族村落已绽放新颜,“蝶变”为海南颇有名气的“明星”村落。“以前,村里的围墙破破烂烂,村民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现在家家户户门前都放有垃圾桶,还有专门的保洁人员按时清运垃圾,环境卫生比以前好多了。”中廖村党支部副书记高俊介绍说。
如今的中廖村,泥泞的乡村小路变成宽阔的水泥路,围村而建的骑行慢道吸引着慕名而来的骑行爱好者,开满鲜花的竹篱笆围绕着干净整洁的黎家小屋,富有海南特色的黎族图腾、卡通形象装点着村落,还有春天里咖啡屋、阿爸茶舍、青年之歌农家院等特色茶馆和餐厅供游客选择。坐在村中的休闲石凳上,可望见椰林掩映的朵朵白云,仿佛招手可得。“真没想到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村庄能变得这么美,现在村里年轻人都不愿外出打工了!不少住在附近的人和外地游客都到我们村欣赏美景。”村民黎亚霞自豪地说。
两年来,不仅中廖村的环境面貌得到了大幅改善,村民的精神风貌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村里建有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中心、排球场等公共文体设施,还专门设立了孔子学堂,聘请专业国学老师给村民讲解文明礼仪、儿童教育等知识。
吉阳区委办副主任陈运炯说:“现在村里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平时除了打排球、跳舞,村民还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全域旅游、黎族织锦等相关的技能培训。村里的舞蹈队还在今年区里组织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中获得健美操比赛二等奖。”
与此同时,中廖村村民对黎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日益增强。在黎家演艺小院内,4位已过花甲之年的黎族阿婆席地而坐织黎锦,旁边80岁的老阿公则专注地编着竹筐,向游客们展示黎族传统手工技艺。
新闻推荐
三亚吉阳区田独村“希望之星”大学生助学金颁发仪式举行10名大学生获助学金5.2万元
本报讯(记者卢智子)知识改变命运,爱心改变未来。8月23日,三亚吉阳区田独村委会举办“希望之星”大学生助学金颁发仪式,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