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琼冀人文往来 互动从未止息

海南日报 2019-12-02 08:13

海口市五公祠内的“海南第一楼”由张之洞极力举荐的雷琼兵备道道台朱采主持修建。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潘美画像。海口市五公祠里的李德裕雕像。文\海南日报记者徐晗溪

冬日的海口依旧很温暖,一抹斜阳照在海口市五公祠赭红的围墙上,赭红的栏杆,赭红的椽柱,赭红的题字……如一团凝固的火在葱茏的绿树丛中燃烧,两头石狮子坐镇中间,守护着这座历史文化景区,讲述着海南与中原文化的源远流长——

“隋朝以来不断完善的科举考试,是官员选拔的重要途径。这些官员来琼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他们都会致力于办学校、修方志,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修齐治平人生理想,客观上推动了海南和中原的文化融合。”提及历史上海南和河北的人文交流,海南大学教授张朔人认为,可从“五公”之一的李德裕,来到海南岛的第一位“高官”宋庆礼、对海南有“破荒启土”之功的潘美三位河北人身上略窥一二。

李德裕:

被贬宰相传播中原文化

北国冰封的燕赵大地与炎天涨海的海南岛,相距2000多公里,为什么提到历史上的冀琼交流,张朔人会感慨李德裕呢?“李德裕是赵郡赞皇人,就是现在的河北赞皇县人,他是在唐宣宗大中二年,一路从宰相位上贬至海南岛做崖州司户参军。这件事影响很大,有句古诗"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说的就是他。”

“不同时代异地而居的客体,通过自身的努力,对所居地的社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这种良性互动关系烙印在历史记忆中。”张朔人提到,唐宋时期的海南仍是比较落后的蛮荒之地,流放左降海南者,有宗室,有宰相,多至几十位,往往是巨大政治事件中的失败者,也正是因为“改革元勋多首罪”,才有了“崖州地望重”的说法。

“毕竟,堂堂宰相去做崖州司户参军,可见崖州最雄盛。”张朔人认为,历史上,在交通极其不便的情况下,国家派遣官员、贬谪、流寓等,是两地人文交流随着时代的推进而日益密切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李德裕在海南期间就著“四十九论”,传承了中原文明,客观上促进了海南和中原的文化融合。

“李德裕虽然在海南仅一年时间,但创作了大量诗文,杂序数十篇,号曰《穷愁志》。作为官方正史的《旧唐书》甚至全文照录了其中的序文《论冥数》,这在中国古代正史中是非常罕见的。”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学刊》杂志社副总编、研究员冯金忠认为,李德裕将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入海南,促进了海南文化的发展。

李德裕被贬至海南,虽然心中难免失落、离恨、怀乡,但冯金忠认为他们的苦难心路于海南文化发展而言,显得弥足珍贵。“从诗文中可以看到,李德裕、苏轼等对屈原、两伏波、韦执谊等人的凭吊,赵鼎、李纲、李光、胡铨对李德裕、苏轼的景仰和共勉间有一种精神联系,有一股共同的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坚持理想、弘毅坚韧的血气,并最终形成了一种传统。”

“五公祠中,李德裕位居其一,充分反映了海南人民对李德裕的怀念和崇敬。”冯金忠说,李德裕源出河北,殁于海南,是河北、海南两地历史文化联系的重要纽带,其为政、为学、为人是冀琼两地共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财富,值得深入大力挖掘阐扬。

宋庆礼:

来到海南岛的第一位“高官”

“比起李德裕,历史上的冀琼交流的"功臣",我更愿意谈宋庆礼,他没有李德裕有名,却是我们无法忽略的一位,他是第一位来过海南岛的"高官",也是河北人。”张朔人表示,关于他的“河北籍”,正德《琼台志》、万历《琼州府志》、道光《琼州府志》等还闹过“乌龙”,皆将宋庆礼描述为“洛州永平人”,还是根据《唐书·宋庆礼传》改正的。

“宋庆礼是洺州永年人,就是今天的河北邯郸人,在唐朝武则天时期,任岭南采访使。”张朔人说,由于炎天涨海、瘴气盛行、琼州海峡天堑等原因,古代的外籍官员视海南为畏途,可宋庆礼为化解海南部族之间相互劫掠的风习,以身犯险,深入黎区劝谕招抚,革除旧弊,不仅是河北士人最早履琼施政者,还取得良好的效果。

“唐代,海南为岭南采访使管辖;明洪武二年(1369年),海南从广西剥离而隶属广东,这一建制到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才改变。唐代的宋庆礼、晚清重臣张之洞,二位在任期间内皆巡访海南,革除旧政、解决民生等问题。”张朔人认为,国家选官制度,是琼冀两地人文互动的主流,而这一行为也是伴随着海南通往首都通道的便利和科举制度的成熟,因此,两地之间规模性异地为官始于明代之后。

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清沿明制。于是,海南通往北京的官道开始定型:海口—海安—肇庆—广州—梅岭古道—赣江—南昌—湖口—长江—安庆、池州、芜湖、南京—扬州—京杭大运河—北京。这是海南文人进京考试、官员往返、商旅往来的主要路线,其中大运河是必经之地。

“运河在河北段全长530多公里,包括北运河、南运河、卫运河、卫河及永济渠,流经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五市。”张朔人表示,大运河沿途风景、异域风情,在海南文人笔记中多有体现。“当然,这也是河北等其他地方人士前往海南之路,为两地人文互动提供条件。”

潘美:

对海南有“破荒启土”之功

“当我们谈论历史上的冀琼交流,国家大一统是一个绕不过的大前提,而海南由"五代十国"乱世进入宋朝,潘美有"破荒启土"之功,他也是位河北人。”张朔人解释道,潘美是大名人,大名隶属于现在的河北邯郸,他是北宋开国名将之一,与宋太祖赵匡胤关系素来深厚,宋朝建立后,受到重用。

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政权之一,位于现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南汉大宝十三年(宋开宝三年,970年),宋朝派潭州防御使潘美攻南汉,开宝四年(971年),刘鋹降宋,南汉亡。“海南由"五代十国"乱世进入宋朝,可以说潘美对海南有"破荒启土"之功。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海南陆续有士子通过科举制度到省外为官。”

1103年,苏东坡学生姜唐佐中举,张朔人认为,这表明“海南文人的仕途终于在五百年之后与科举制度接轨”,尤其是明代之后,琼籍士子外出为官者的数量明显增多。张朔人也从史料上查到,冯颙、汪有执、何其义等琼籍官员在河北为官,尤以冯颙的官职最高,做到了户部郎中,在任期间,还曾巡历古北口。

“宋朝完善了科举制,真正实现了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宋代共有135位宰相,其中90%以上系科举出身。”冯金忠认为,琼籍士子在河北为官也体现了科举制度的成熟。隋唐科举制仅仅是初步成型。唐代考试规则还不太严密,考试前,考生往往将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有影响力的高官,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博得赞赏,以便先声夺人,影响考试结果。官员也可以向选拔部门推荐考生,称为“公荐”。在考前争取公荐、行卷,都不算邪门歪道。

唐朝在开元、天宝年间,进士科一度考诗赋,也偏离了选官的主旨。作诗写赋是文学功底,文学素养与为官所需政治能力有很大距离。再加上因功授官和门第荫袭,终唐一代,官员队伍中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数并不占多数。到宋朝,文官绝大部分都是科举出身,其中进士科成为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

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葡萄牙人科鲁兹来华,他是第一个到达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在其游记中介绍了中国官员的选拔方式,因为明朝的科举制度依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官员选拔制度。以欧洲为例,欧洲整个社会在18世纪以前依然是贵族世袭、君主恩赐。“赫赫有名的琼籍官员海瑞就是通过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冯金忠说。

“明中后期至清,海南籍官员在河北为官者不少;河北籍官员大批来海南则在清代之后。这些州县级官员,通过修志方式发展与传承地方文化,关注民生。”张朔人提到,现有资料表明,海南为官河北的群体数量,略少于河北为官海南者。“究其原因,海南地域相对狭小,两地府一级严重不对等:河北在明朝辖九府,顺天、永平、大名、顺德、广平、保定、真定、河间、宣化;清代,又增加天津、承德,改真定为正定,辖十一府。而当时海南,仅一琼州府。1:9的建制,其间差距可以想象。”

新闻推荐

崖州区委宣传部联合社会工作服务社入村开展宣传活动推进移风易俗 倡导文明新风

本报讯(记者黄世烽)近日,由崖州区委宣传部主办,三亚绿涯社会工作服务社驻大蛋、水南、东关、城西综合服务站承办的“移风...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