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天涯区文门村被评为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位列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公示名单农旅融合文门 小康芝麻开门

三亚日报 2020-07-26 03:02

从空中俯瞰文门村,古老的山寨掩映在浓郁的绿色层林之中。 资料图片本报记者黄世烽

■文门村

地处原天涯镇以北的“龙海盆地”,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是一个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纯黎族村庄。文门村有13个自然村,总户数1120户,总人口5884人。这里民风勤劳淳朴、户户安居乐业,庭院种养闻名省内,黎族风情的农家乐别具特色。

古老的山寨掩映在浓郁的绿色层林之中,芭蕉挺翠椰树葱茏,蓝天碧草间的田野如同一幅斑斓画卷,一条窄长的鹅卵石小路从浓密的椰林、槟榔林中延伸,把各寨各户串连一起,妖娆的绿藤攀上村民家的窗棂……

一个地方美不美,既要看“颜值”,更要看“气质”。自三亚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天涯区文门村焕然一新。2019年12月份,文门村被评为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近日,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公示,文门村位列其中。

乡村生态激活乡村经济

文门村村民的经济收入以种植水稻、芒果、槟榔、椰子、冬季瓜菜等经济作物为主,“天涯苦瓜”“文门豆角”等反季节瓜菜驰名国内,为当地村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2017年,文门村被评为海南省“五星级”美丽乡村。近年来,文门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户争创洁美家园,积极开展庭院绿化美化。每个农户在适宜空地新栽花梨树种20株以上,庭院绿化率达90%。村内森林健康、林相整齐、森林结构合理,种植有花梨、沉香、等树种,乡土树种比例超过85%。村民从事涉林生产,从事林业、林下经济、育林与管护等涉林工作的人数达到1100人,有3家专业合作社,涉林收入占农户年均收入的60%。

近年来,在三亚发展乡村游、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文门村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盘活了村集体经济。文门村通过打造“环境美化+产业扶持+民风提升”的新建设模式,全村2019年经济收入9180万元,农民平均纯收入153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约430万元。

美丽乡村驶入美丽车道

文门村奇石林立,“惊天石”“钦差读书石”“官帽石”鬼斧神工犹如天之所赐。“我村设置古树保护标志48处、古建筑1处,珍稀树种有300棵,对古树采取围栏保护和复壮措施。村庄风貌原真性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完整,无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文门村党总支部书记兰鹏告诉记者,该村目前森林覆盖率达到79%,生态保护功能完善,无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危害,村内3条溪流均清洁无污染。

文门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历史,保留原有风貌,坚持“不拆房、不占地、不砍树”的“三不”原则,注重环境提升而非推倒重建,注重挖掘历史而非简单堆砌,使该村成为一个有故事可讲、有历史可查、有未来可展望的“美丽乡村”。

文门村党总支部副书记董秋东告诉记者,如今,村民环保意识逐年增强,经常清扫庭院,房前屋后积极种树,乡村绿化氛围良好。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文门村凭借独有的历史人文、生态环境等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前来踏访古迹遗珠,感受村落风光。

“希望借助国家森林乡村这张名片,更希望文门村顺利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大力发展旅游,让我们村民都能吃上旅游饭。”村民董小艳对文门村的前景满怀憧憬。看到村里可喜的变化,文门村不少村民与董小艳一样开始张罗起农家乐项目,期待驶上“农旅融合”的快车道。

农旅融合促进农旅发展

兰鹏告诉记者,下一步在巩固“美丽乡村”的同时,文门村将做好产业培育工作,想方设法增加村集体、村民收入,使文门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具备自我造血工能,解决项目完工后的维护管理问题;同时,做好宣传工作,扩大文门村“美丽乡村”景点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市民游客游览参观。

“我喜欢这样的乡村风景。”近日,成都钱先生自驾游到文门村采风拍摄,他十分享受回归自然的这种尽情,可以感受自然野趣,体验乡村生活。

“文门村还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风景区、度假区建设,促进观光体验、休闲度假、探险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业内人士提出,近年来三亚在乡村硬件上不断升级,为农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发展机遇不断出现,在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瞄准农旅融合新风口。

小康路上,“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群众得到美好享受、过上小康生活。目前,文门村正努力发掘村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特色,推进产业培育工作,引导农民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新闻推荐

偷辆“小牛”换坐垫?一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本报讯(记者吴英印实习生陈婕)“我之所以偷这辆"小牛"电动车,是因为我的电动车坐垫坏了!我要把"小牛"电动车的坐垫拆下来...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