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乡贤何秉礼非官非宦 门庭若市
晚清光绪庚子年(1900年),崖州官方延请当地举人张嶲、拔贡邢定纶、岁贡赵以濂为主笔,开局重修《崖州志》。此前,上一年到任的知州钟元棣寻找旧版《崖州志》时,在已故乡绅何秉礼(1832—1892)家里发现了手抄的校本,于是借来阅读,才知道之前有过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的版本,乾隆二十年(1755年)又有所增辑,可惜志书太简略,而且已经相隔100余年。
钟元棣在《重修<崖州志>序》中说,崖州举人吉大文、崖州前任知州唐镜沅曾有意重修,可惜巨资难筹,一度中止,于是,他本人到任次年,便带头捐款,当地士绅也纷纷响应,筹够款项。
旧版《崖州志》的收藏者何秉礼,是一位有故事的人,是一名不想当官的拔贡。
无心官场教书为乐
何秉礼,字竹筠,道光壬辰年(1832年)出生在崖州州城起晨坊(今属三亚市崖州区城东村委会)的一个书香门第,从高祖一辈开始,不乏贡生、庠生和太学生。
“公石麟应象,玉燕徵祥,早谢椿萱,先枯葛藟,燃藜照字,削竹抄书,笔非树而生花,心无机而织锦。年方弱冠,许学使取补弟子员。续之文学,江右知名;叔开秀才,洛中驰誉。蛟龙得雨,鹰隼乘风。次科,吴学使异等食饩,学也,禄在其中矣。”举人吉大文在《皇清敕授修职郎尽先前补用教谕癸酉科拔贡文正何公墓志铭》这般写道。
何秉礼的六世孙何擎国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其高祖在家中排行老三,十三岁时父亲何文韬和母亲双双病故,不久后兄嫂也去世;但他发奋读书,写得一手好文章,为当时视察崖州的学官所赏识,二十岁时被选为州学生员,后来还得以享受包吃包住的“公费”教育待遇。
何秉礼热心乡土文化教育事业。同治十一年(1872年),何秉礼四十岁时,与本州士绅、耆老吉大文、林祥士、孟儒定、韦庆冕、卢景哲等人,牵头捐款重修崖州学宫,并将道光三年(1823年)建于学宫后方的“尊经阁”,移到前方的“文明门”上。
也就在1872年,何秉礼被择优报送北京,次年考中同治癸酉科(1873年)拔贡。
清代,每十二年由各省学政考选海南省生员择优报送朝廷,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最初,拔贡为每六年选拔一次,乾隆七年(1742年)开始改为每十二年一次,且是在“酉年”。名额是每个府学二名,州学、县学各一名。就此而言,拔贡是清朝岁贡、恩贡、副贡、优贡、例贡等各类贡生中,耗时最为漫长、考取难度最大的一类。
何秉礼成为拔贡后,被授予教谕一职,光绪二年(1876年)奉文回广东听候委用。但他无心当官,而是在家里以教书为乐。此事传出去后,崖州鳌山书院便聘请何秉礼为掌教,一时之间,当地的读书人都投奔到他门下。
以柔克刚平黎先生
据光绪《崖州志》记载,同治、光绪年间,崖州东部和西部皆有黎族同胞起义,但在官方笔下,却是“叛乱”,一般都采取“征剿”的手段,颇为残忍,激化了官民之间的矛盾。
何秉礼居乡执教期间,正值崖乡的那段动荡岁月,比他年长三岁的举人吉大文参与了官方的平乱行动,并留下了一些记录文字,见诸何氏的墓志铭——
“至于东黎肆毒,南徼称兵,总戎之调度无方,统领之进剿不克。弩弓挂月,近逼军营,铜鼓喧雷,遥飞羽檄,跳梁势急,出塞才难。刘观察许以驺从,赏之金帛,推为陆贾,倚若终军。公尽却兵戎,不张旗帜。”在吉大文笔下,何秉礼以一介书生,不动刀枪,深入黎峒,晓以利害,不是以暴制暴,而是以柔克刚,平息了动乱,使得崖州地区得以安宁,其功不可谓不大。
《崖州志》何秉礼的传略中也称他:“东西黎乱,剿抚机宜,多所赞画。”
由于平黎有功,何秉礼被保举五品官衔,分发教谕,但他没有赴任,不久便病故了。
君子轻利贵不骄人
有道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在《崖州志》的“人物志”里,何秉礼的传记不是录在“儒林”或“文苑”,而是在“笃行”之中,足见其德行昭彰,盖过文名。
早在他荣登“拔萃之科”,赶赴礼部参加朝廷考试之时,有位朋友交给他五百两银子,托他到礼部“查办事件”。何秉礼按朋友的要求办完事后,却未花分文,将银两悉数交还友人。
由于何秉礼处事得体,因此向来为上级官员所倚重,以至于他家常常是门庭若市。
他曾配合时任知州唐镜沅,做了不少公益事业,对弘扬崖州淳朴民风,不啻起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唐镜沅莅任不久,听到明代崖州高山村进士钟芳的父母拾获巨款而等候失主,并如数归不受重谢的故事后,便重访钟氏故里,决定立碑表彰。当他选址建寮,构思《鼎建钟公还金寮序》,在路边徘徊时,何秉礼忽然来到,一番深谈之后,唐恍然大悟,于是有了“夫以食贫业贱之人,非攘非夺,坐视数百金,弃之如弊履,与圣人富贵浮云之心何异哉”“安知司徒崛起吉阳,与丘海二公相鼎足”“然则不求利而利长,不求名而名显”等金句,对义行的褒扬、对报应的感慨、对名利的超越,酣畅淋漓。
唐镜沅的《既济亭热水池碑记》一文,写到光绪己丑年(1889年)正月,乍暖还寒之时,他曾与邑绅何秉礼等人一道,寻访南山风景名胜大小洞天,然后考察城东的温泉和冷泉,看到那么好的自然资源未被利用,唐镜沅倡议筑池蓄水,并主要由何秉礼规划,修了“阴阳池”“合德池”“既济亭”等设施。
唐镜沅的碑文交给擅长书法的何秉礼书写,包括楷体的正文和篆体碑额。
正月动工,三月完工,进度不慢。事毕,唐镜沅、何秉礼等人还泡了一回温泉,然后赋诗唱和一番。唐镜沅写了八首《题热水池既济亭壁》,何秉礼也做了一组和诗,光绪《崖州志》后来收录了两首,其中一首如下——
环亭风叶战潇潇,浴罢骚人韵语娇。
面铁也知寒易却,心冰惟有暖难销。
早该离坎先天蕴,默应东南瀚海潮。
静鉴须眉仍故我,清修肯或染漓浇?
不过,虽与达官贵人多所交织,何秉礼终其一生,却是清贫度日。
吉大文称:“其于乡也,居有故庐,食无兼味,德仍让齿,贵不骄人。争乞字以盈庭,独著书而闭户。膏不自润,车裘愿共于亲朋;清畏人知,菽粟如求其水火。”
何秉礼住在祖传老宅里却门庭若市,不单是因为他与州官交好,还由于他品德高又且有口德,地位尊贵却不盛气凌人,有人上门求字他也来者不拒,有什么好处也愿意与亲朋好友分享。
据传,何秉礼写得一手好字,又乐于为人写字,在崖州民间留下了不少墨宝,多数以碑刻和牌匾的形式传世。
新闻推荐
三亚市崖州区北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龙命:用勤劳上进改写家庭命运
■本报记者李艳玫通讯员马晓宇8月18日下午,在位于三亚市崖州区的中科院海南种子创新科研楼项目工地里,龙命戴着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