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规模水利史载第一宗“都陂”
三亚市区往西约40公里,便是1954年以前琼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崖城镇,即古称崖州之所在。2007年,崖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崖州古城四面环水,历经沧桑,方圆数十里内修建的大大小小水利设施数十个。上世纪60年代后期完成的抱古水库,是崖城平原两岸灌区调水的枢纽工程。
600余年工程还在受益
崖城平原灌区历史深厚,经海南师范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何以端考据发现,崖州规模水利史有明载的第一宗,是“都陂”,位置在州城东北部的微丘台地。产生于明代初期,至今600余年,现还在受益。
陂,按字面意思是小水库,海南方志更多时候指的是拦水坝或滚水坝,有时又指引水渠,总之是水利。“都陂”最早出自何时,何人之手,史料转引的《永乐琼州府志》语焉不详,只说“昔人”,就是老年间的事。
“都陂”引导方法是“障其龙潭溪正流”,在河道以木筑坝将水位拦高,引入西侧人工渠道进入灌区,多余的尾水则收纳入海。这种拦水坝带灌溉沟的水利工程方式,无需大坝水库,既可截河水改方向,又可提高水位以便实现自流灌溉,是利用自然地表水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我国古代广泛使用,至今还在使用。
按当代水文资料,龙潭溪的年均地表径流量为0.46亿立方米,不足宁远河的十分之一,河床地质结构稳定,河槽明显,坝头易于找到支撑点,而落基村一带比起平原来,又有一定的落差,坝身高度只要能让水离开河床就行。从龙潭河边的山脚低地、20米左右的海拔渐次下降到现代冲积平原北部台地约10米多一点的海拔,这个斜率很易实现古自流灌溉,是元明时代生产力最合适开发的水利项目。
“都陂”这个工程的选址、手法,显见是熟悉水利技术者所为,然而并未记载有官府组织施工。
何以端告诉记者,考据明初“都陂”灌区能有所进展,主要靠排除法筛选出时间与人群。如果单靠在方志寻章摘句,恐怕是大海捞针。
“元人最善治水”,但是这种灌区规模不小,必须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较大的团体方能实施。查元代海南的十一个军屯,无一在琼南。元代黎区动乱频繁,平均两年一次,冲突往往激烈,偏远落后的吉阳军出现民间规模性水利工程,是难以想象的事。元代既然排除,那么就只有明初了。
北山军屯建“都陂”
时间确定了,那么建造人群就好梳理明确了。创造“都陂”的人群,只可能是齐民、黎众、军屯。
“都陂”所在的位置,并非宁远河平原中部,而是其北沿,离州治也还远,其灌区至少在城北十里八里。崖城以北,至今都没有汉村。明初社会汉黎隔阂尚深,州城民众不在城边好好种地,却在离城如此远、离黎峒如此近的地方创设规模农业,修筑永久设施而不怕被毁,也是难以想象的事。
龙潭河与宁远河汇流口以南不远的田畴,即今坡田洋北片,是明初都陂最可能的受益区。
灌区如此靠近黎区村寨,会不会是黎众?明初甚至更早的元人移民,也有懂水利的,会不会因为避乱、避苛政重赋而逃逸“入黎”,与黎众一起修建灌区,改善经济状况?
不过,逃亡入黎的人如果大修水利,不是自我暴露让官府来抓吗?官军怕进山,却不怕田畴,田野无法打游击。逃人唯恐对外暴露身份,自己小打小闹种点充饥可以,创建规模性农耕灌区,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
于是剩下只有军屯。
明初崖州的三处军屯,桑高、北山、湳西。“北山以南一带浅丘台地,明初民黎均所不耕,所以设置军屯既可得粮食,又可作州治之外围屏障,非常合适。整个崖州,再无别的合适开发军屯。”何以端惊喜发现北山军屯就是一把打开崖州规模水利第一宗“都陂”的钥匙。
北山,顾名思义只在当时州治之北。崖州区黎村“北岭”,很可能就是北山之衍变。
据了解,龙潭河与宁远河汇流口以南不远的田畴,即今坡田洋北片,是明初“都陂”最可能的受益区。
“三亚农业半崖城,崖西农业坡田洋”。坡田洋是海南冬季瓜菜的发源地之一,从这里辐射到全市甚至全省各地,成为了一个冬季瓜菜产销重镇。
(胡拥军/文图)
(感谢海南师范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何以端老师提供的资料)
新闻推荐
崖州区推进幼儿园“民改公”学费直降2000元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超90%
本报讯(记者符吉茂)“学费降了2000元,孩子们的伙食增加了水果和点心,玩具和实践活动更丰富了……”谈起孩子今年秋季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