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刘家光和他的共享“田园梦”

三亚日报 2020-10-28 03:29

刘家光近照。

漫步在三亚红花共享农庄,青山帷幔、山风徐来,溪流潺潺入耳,都市人的田园性情在此释放,不管是来这里呼吸新鲜的空气,还是湖边垂钓、或是约上三五好友品尝农家菜、再或体验农耕的乐趣……这都让城里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18年,刘家光辞去国企高层管理者职务,投入全部“家当”,创建三亚红花共享农庄。在“60后”的刘家光看来,企业要有振兴乡村的情怀,农庄姓农,让村民获得更多利益,让更多人实现“田园梦”,这是他创建共享农庄的初衷。2020年,三亚红花共享农庄被评为“三亚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

国企高管辞职创立共享农庄

刘家光是山东人,除了是企业家,他是一名党员和退役军人。1991年刘家光从上海武警总队退役后进入山东鲁能集团工作。1999年他被调到三亚,负责过酒店、地产等方面工作,其后的21年里,他一直在三亚工作、生活和创业。年轻时那段军营生活,锻炼了他的看齐意识、党性原则和组织能力,对他的影响颇深。

从2016年开始,刘家光开始负责集团在吉阳区罗蓬村的扶贫工作,他思考着如何从根本上帮助村民脱贫致富,通过学习各级政策,他认定三亚乡村发展大有可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三亚最大的优势,乡村正变得越来越美丽”。

2018年,他毅然辞去国企高管的工作,创办三亚红花共享农庄。这一年刘家光正好50岁。同事和朋友“不理解”,这等于是砸掉自己的“铁饭碗”。事实上,创业对刘家光来说并不陌生,多年来他一直辅助家人创办了物业、餐饮、旅游休闲公司,这也为他后来创建三亚红花共享农庄打下了基础。

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吉阳区红花村是一个黎族村落,这里青山帷幔环绕田洋,罗蓬溪从中穿过,聚居在附近的村民世代以农为生。而传统农业以小农经济为主,难以扩大规模,这源于缺少土地、人才和资金。“每家每户农田有限,村里没有长期维持的经济产业。”红花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林端说。

经过前期的筹备工作,2018年三亚红花共享农庄项目正式进驻红花村,整个项目占地2200亩,目前一期开发500亩。三亚红花共享农庄进驻后,通过规模化经营、高科技加持,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海南大学农学院等高校合作,进行农业技术指导;“互联网+”的思维也运用到农庄的发展,利用网络推介农庄的产品、农庄的生态环境……

在刘家光看来,共享农庄是一个扶贫平台。目前,在三亚红花共享农庄,有近百名员工,除了管理人员外,其余均为红花村及周边村庄的村民。有的村民在农庄内卖椰子和其他土特产,多了份收入。对村民来说,共享农庄的建设,让土地等资源产生了新的价值,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34岁的王槐炮是红花村的村民,也是共享农庄的员工,他目前负责火龙果基地的管理和采摘。“以前以务农为主,到共享农庄后学习很多农业知识,像火龙果种植就是第一次接触,每个阶段都有农业专家进行指导。”谈到目前的收入,王槐炮给自己算了一笔账,他出租给公司的两亩水田每年有7000年租金,加上每个月的工资3500元,每年收入有四五万元,远远高于以前种地的收入。

“自从三亚红花共享农庄进驻以来,深切感受到家乡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周末和节假日,到红花共享农庄的游客越来越多。”林端说。

村民尝“甜头”

更多人将实现“田园梦”

如今,走在三亚红花共享农庄,沿途可以体验田园采摘、稻虾共生、荷塘垂钓、马术教学等项目,喜欢小动物的孩子们,可以近距离欣赏农家各类家禽;或者三五好友相约打真人cs,玩累了吃个烧烤;带着孩子一探火山岩遗址,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在山间民宿里睡一觉,几乎你能想到的休闲方式,在这里都能够找到,通过农旅结合,为红花村注入乡村旅游的发展新动力。

“共享是三亚红花共享农庄的一大亮点。”刘家光说,共享农庄是探索产业融合、打造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共享农庄所要构建的,是一种连接农民、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共享模式,让城市资本进入农村,让城里人、游客参与到农庄运营,实现自己的“共享梦”,真正实现共享、共建、共赢。

“在这里,您看上什么都可以认养,都可以"抱"走。”刘家光介绍,这里可以共享的农产品种类多样,如5万元可以在6年的有效期内,认领一亩火龙果,除此之外,在合作期限内,百香果、马术、小菜园、鸡鸭、菠萝蜜和椰子等,所见之物都可以共享。目前三亚红花共享农庄共有100多名“庄主”,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参与到农庄的蔬果种植中,实现拥有一亩三分地、过惬意的田园生活的梦想。(黄珍文/图)

新闻推荐

吉阳区:创建工作任务已完成70%

本报讯(记者杨洋)以前,个人申请低保户,先要向村委会提交申请初审,再到区民政局审核,然后再由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到现场复核,全...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