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提升吸引力,自贸港建设半年来三亚新增市场主体逾2.6万户
本报记者赵庆山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自今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三亚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城市“虹吸效应”显现。数据统计,今年6月1日至11月30日,三亚新增市场主体26438户。
极简审批、证照分离、简易注销、多证合一、法定机构+市场化运作、“城小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不见面办税”、限时办结和容缺受理……一串串关键词,见证着三亚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的探索脚步,秀出三亚独特的城市竞争力。
制度创新助力行政效率“加速”
“七证合一,原来至少跑5趟,现在只需跑1趟,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前段时间,海南航程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萍只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在线上为公司的“永乐号”游船办好了《三亚辖区船舶管理证书》,审批效率远远超出她的预期。
这得益于三亚海事局开展的三亚游艇等船舶证书“多证合一”改革试点,将原本至少跑5趟、累计耗时56个工作日的审批过程,缩减为最多跑1趟、不超过10个工作日办结,提交申请材料最多减少19项。这项改革试点工作被列入海南第八批制度创新案例。
“此项改革涉及三亚1000多艘涉客游艇、船舶,以200元/天船舶停航办证成本核算,所压缩的约50个工作日办证时间,可为每艘涉客游艇、船舶节省运营成本约1万元。”三亚海事局政务中心工作人员田世洪告诉记者,三亚海事局推行“多证合一”改革,对在三亚海事局登记并仅在三亚海事局管辖水域航行或作业的涉客游艇和船舶,涉及的《船舶国籍证书》等7本法定证书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整合,以1本《三亚辖区船舶管理证书》替代,统一有效期为5年。
记者从三亚市委深改办了解到,截至目前,海南已发布的九批制度创新案例中,三亚共有8项制度创新案例被省委深改办作为制度创新案例公开发布,在全省排名前列。许多案例与营商环境优化相关,比如自由贸易账户下外资股权投资便利化监管、搭建网约房智慧管控平台、海南卫星遥感信息全产业链孵化式招商等。
下转2版上接1版
三亚在营商环境建设上不遗余力,除了成立高规格“三亚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外,还在全省率先设立营商环境服务局,出台《三亚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和各领域专项行动计划,推出了79条改革举措,并在全省率先启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立法,形成了一批制度创新成果,构建起优化营商环境“1+N”制度体系,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显著。11月7日举行的三亚市营商环境观察员聘任仪式上,21名营商环境观察员“走马上任”,让全市营商环境满意度有了“晴雨表”。
市场准入制度改革激发活力
据记者从市市场监督局了解到,至11月30日,今年三亚新增市场主体38248户,同比增长3.6%。尤其是今年6月1日至11月30日,三亚新增市场主体26438户,同比增长1.36%。其中,新增企业14830户,同比增长108%,个体户11585户,同比减少41.07%,农民专业合作社23户,同比增长109.09%。
新增市场主体的亮眼数据背后,少不了市场准入制度改革的“功劳”。市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注册”窗口的工作人员李俊峰介绍,三亚持续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助力营商环境优化。三亚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式,统一通过“海南e登记”平台登记,精简注册登记材料,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根据“一网通办”“一窗通办”要求,企业开办登记注册、印章刻制、申领发票及企业社会保险登记、职工社会保险登记和住房公积金开户登记等各类企业开办事项纳入“海南e登记”平台,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
证照分离进一步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三亚市“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实施方案》已正式印发,在三亚对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和地方设定的52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积极推动“证照分离”改革事项落地落细。为进一步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动力,三亚出台《三亚市新注册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实施方案》,此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预计近期正式实施。
三亚还持续深化商事主体退出机制改革,在“海南e登记”平台上设立网上注销服务专区,实现商事主体注销“一网服务”,强化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免费发布注销公告,大幅压缩企业公示期限,将原有的45天公示期减少为7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胡拥军)11月28日,由三亚市教育学会和三亚市教育研究培训院联合举办的2020三亚小学生中华经典诗词比赛在市实...